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古代行军打仗动辄几十万人,人马一日三餐,所需大量粮草都是怎么筹备解决的的问题,以及和粮草不够的解决办法是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 古代战争中被围了很长时间的城池中常面临断粮问题,为什么不用就地种粮的办法解决
- 主公粮草不足提示音下一句
- 为什么古代打仗时总会出现粮草不够的现象,可人还是那么多啊,粮草难道被敌人烧了很多吗
- 古代行军打仗动辄几十万人,人马一日三餐,所需大量粮草都是怎么筹备解决的
古代战争中被围了很长时间的城池中常面临断粮问题,为什么不用就地种粮的办法解决
前言稍长
古代大规模战争的残酷性来自于它无尽的消耗,消耗储备,消耗人口,消耗意志,最终获胜者往往也是疲惫不堪,几近强弩之末。
有许多朋友在读史书时常常会看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形,一座固守的城池最终因为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有些守城军民虽然坚持固守待援,最终也因为食物耗尽,发生啃树皮,嚼草根甚至是人相食的惨烈情景。
于是,许多历史迷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守城者不在城内种粮食呢?将城市打造成一个源源不断提供食物的大粮仓,那还会怕敌人的长期围困吗?
这样的设想看似十分合理,但我们几乎没有发现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出现过这样的城市,那么,问题出在哪了?是古人智慧不够,抑或是我们的想法太过天真了呢?我们不妨来算一算帐,看看在城里中粮食究竟可行不可行。
城池守军人数与粮食供给计算《墨子·备城门》中记载的守城军丁人数配置是这样的,城墙每间隔1.84米安排正规军一人,征召的民夫每个2.3米安排一人。运输军事器械,后勤保障等人员的比例为1:2也就是说,2个军丁安排一个后勤保障。
我们以唐代长安城为例,来计算一下守长安城最少需要多少人吧。古长安城周长35.56公里,即35560米,按墨子的守城算法来统计,单单依凭城墙进行正面对抗的守城军丁人数,正规军19775人,征召守城民夫15460人。后勤人数按1:2计算,还至少需配置17617人。总人数已达到52852人。
按每人每天至少供应1斤稻米为基准,每天则需要提供给守城部队的粮食总量高达52852斤,约26.4吨。
古代耕地单位面积产粮计算为了使得文章的说服性更强一点,我用清代康熙年间太湖一带粮食生产水平来进行计算。据《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7册,档案出版社,1985年,338、455、468、1229页。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太湖一带一年两熟的稻田,每亩年产稻谷5.3石,约合297斤。需要注意的是,这还只是稻谷,如果加工成粮米,每亩净产粮将不到200斤。
那么,依据上文所得出的守城士兵每日需要消耗26.4吨的食物来计算,需要多少亩的耕地面积来保证呢?我们只需要做简单的乘除法就可以得出结果,是的,维持5万多士兵一天口粮,至少需要264亩耕地一年的产出。为了保证城内不断粮食,我们至少需要365个264亩来供应食物,那这个面积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需要耕地96360亩,约合64239357平方米,即64平方公里。64平方公里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来对比一下吧,唐代长安城的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总面积才0.72平方公里。64平方公里相当于是把上海的黄浦区,普陀区的面积加在一起了。
我们还忽视了一个因素,那就是产粮是需要劳动力的,还有生产军械,基本生活所需物品的相关从业人员也是要有的,还有牛马牲口的给养更是不能少的,所以,为了保证这些人畜在被围困期间有基本的食物保障,整个长安城的80平方公里城市面积都要开辟成为耕地,而且还不太够。
那么,问题来了!长安城为了保证在被围期间有充足的粮食供给,需要把城墙内里的所有建筑物拆除,连人都要住在田里头,皇帝和大臣则特殊照顾一下,就住在城楼里面吧。
那么,古代是不是真有这么浪漫的皇帝和大臣呢?用高昂的城墙造价去建设维护一片光洁溜溜的水稻田呢?这样的城市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简直就是一个高端的农业生态园而不是提供行政,经济,军事等诸多功能的枢纽了。
为此,在城池里头开辟耕地以提供给守军食物的方法是很不靠谱的,记得有个成语叫削足适履,用在这里也应该不为过分吧。
当然,也是有些特例的,四川的钓鱼城就采取了边守边耕的城池防守策略,但那时因为钓鱼城几面环水,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守军可以在城墙外面,长江内侧进行产粮,但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是每个城市都具备的。
结语看来,在古代城池里头种粮食是一件十分不靠谱的事情。如果真要这么去做,城市的规模将是空前的,而这样的城池,其实我们现在依然还能看到,那就是长城。但长城因为过于长,防守的难度也很大,有人说,长城只是一条线,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相安无事时,这条线就存在并约束着彼此,而一旦双方开战,它仅仅只是一条线而已。
主公粮草不足提示音下一句
主公粮草不足正在吸收中,后半句是:借你一样东西,以稳军心。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曹操与袁绍大战,压粮官说粮草不够用了,曹操就让粮官王垕,把大斛换成了小斛来分发粮食,于是士兵抱怨粮官克扣粮食,曹操为稳定军心,对粮官王垕说,我借你一样东西,项上人头,以稳定军心,于是处斩了粮官王垕。
为什么古代打仗时总会出现粮草不够的现象,可人还是那么多啊,粮草难道被敌人烧了很多吗
题主的意思是说打仗和不打仗人口一样。
土地也一样,但为什么打仗时粮食会不够?
首先讲一下我国的农业。中国一直人口大国。
但耕地面积都很少。
一直以来,粮食生产和人口仅仅维持平衡。
除隋朝个别时期有富余之外。其它时间也就是勉强够吃而于,原因是耕地少,粮食生产水平也较落后,农民基本,稍有自然灾害,就容易闹饥荒,引起社会动荡。所以历来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老百姓有饭吃,就能体养生息,社会才能繁荣稳定。
言归正传,打仗时粮食不够的原因。
一是供给减少,古代中国打仗出动的兵力几十万级,加上后勤保障人员。需要上百万的劳动力围绕战争运转,古代人口本就千万级,劳动人口被征发上百万脱离农业生产。
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粮食生产跟不上。田地时有荒废,另外战事一起,位于交战区的人口为躲避战乱,无心从事生产,或迁或藏。只能任土地荒废。
这就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对征收粮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是需求增大,战时粮食消耗大,行军打仗是体力活,民夫输送后勤也是体力活,吃饱才能打仗。就比如你平时在家喝点粥就能饱,去打仗时必须要吃几碗饭才行。
这一增一减。导致战时粮食总体紧张。
另外就是运输过程中日晒雨淋难免有损失。
还有,就是时间,在外征战时间过长。
粮食消耗完
而后勤征粮和运输都需要时间,有时候难免跟不上。
再加上交战双方常会偷袭对方粮道。烧毁粮食,等等问题,都会导致军队缺粮。
一旦军队粮食供应不上,仗就没法打了,诸葛亮六次北伐都不能成功,有好几次都是因为粮食问题。官渡之战袁绍粮草被烧,军心尽散。满盘皆输。
古代行军打仗动辄几十万人,人马一日三餐,所需大量粮草都是怎么筹备解决的
谢谢邀请啊!
古代行军打仗动辄几十万人,人马一日三餐(其实古代人一日两餐情况较多,三餐制是宋代以后了),所需大量粮草都是怎么筹备解决的?
古代打仗几十万人聚集在一起,必然远超当地的粮食供应能力。也就是说,人集中了,粮食也得跟着集中。
而古代的军队后勤运输保障,全靠人力和畜力,加之道路条件极差,使远程运输分外艰巨,耗费往往成倍增加。军队远征时,战线愈长运输愈难,后勤供应就愈加困难重重。
因此,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反复阐述了军队后勤远程运输保障的弊端。
在军事上,远程运输不仅艰难而且耗费巨大。“百里之内,供二万人食,运粮者须三千六百人”。“千里馈粮,糜费居多”。正所谓:“六斛四斗为钟,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钟于军中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言远费也”。意思是说,六斛零四斗相当一钟,以一千里运输计算,出发时二十钟粮食,送到军队中时,只剩一钟了。斛是容积,一斛粮食,重量是一石,相当一百二十斤。这段话就是说,远道运输耗费太大,损耗率高达94.5%!
同时,古人明确指出:“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即缺粮会使军队的进攻纵深大受限制,特别是“深入重地”时,难免“馈运不通”,使官兵常有断粮之忧。
在经济上,远程运输也往往造成国虚民贫的局面。正所谓:“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大规模远征,国家经济、财政很容易因此陷入困境。
在政治上,远程运输易带来人心离散、政权不稳的后果。正所谓:“千里馈粮,民有饥色……夫运粮百里,无一年之食,二百里无二年之食,三百里无三年之食,是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意思是说,从一千里以外给军队运送粮食,民众就有饥饿的气色……运粮一百里国家会减少一年的食用粮,两百里会减少两年的食用粮,三百里就会减少三年的食用粮。出现这一情况,就会使国家空虚。而国家空虚,民众就贫穷;而民众贫穷,官民关系就不和睦。敌人从外部进攻,民众在内部造反,必然使国家灭亡。
可古代军队后勤远程运输保障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战争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有战争和戍边部队,就不能没有军队后勤的远程运输保障。为了缓解远程运输所造成的矛盾,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提出“因粮于敌”、“以战养战”和“屯垦供给”的办法,但在战争中不可能完全取代远程运输保障,特别是在荒漠草原作战更是如此。
比如明成祖朱棣出兵漠北时一度进展顺利,重要原因是开战前对后勤物资的长途运输进行了周密准备。后来不能乘胜追歼敌人,重要原因是路途实在过于遥远,部队所需的粮食等物资不能及时运抵前线。中国古代为搞好军队后勤的远程运输保障,在发展陆路运输供应手段之外,重点是加强漕运。从历史记载看,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修筑邗沟,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军事运输。古人谈到漕运的便利时说,“一日行三百余里”,而又“不费牛马之力”。隋朝在加强陆路建设的同时,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后经唐、宋、元、明历代的不断整修和拓展,到明代中期,大运河已经成为南北长2000余公里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
归纳一下,古代保证军队大规模作战的粮食消耗,要么是拼着消耗硬来;要么是借助水运来减轻陆路的压力。此外,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