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tcp重传率指标多少正常这个问题,tcp重传解决办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tcp mib错误啥意思
您好,TCPMIB(管理信息库)错误通常是指TCP协议在管理信息库中的一些错误或异常。这可能是由于网络问题、设备故障或配置错误等原因引起的。具体错误可能包括TCP连接超时、TCP包重传、TCP拥塞等。这些错误会对网络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排除和修复。
tcp重传率指标多少正常
TCP重传率保持在0.02%以内相对正常。
TCP重传率越低越好,越低代表我们的网络越好。
TCP的错误恢复特性是我们用来定位、诊断并最终修复网络高延迟的最好工具。
常见的TCP错误恢复特性有:TCP重传、TCP重复确认和快速重传。
重传数据包是TCP最基本的错误恢复特性之一,用来对付数据包的丢失。
数据包丢失可能原因有很多,如:出故障的应用程序、流量负载沉重的路由器或临时性的服务中断。
数据包层次上的移动速度非常快,而且数据包丢失通常都是暂时的,因此TCP能否检测到数据包丢失并恢复至关重要。
如何决定是否重传:
决定是否重传数据包的主要机制叫做:重传计时器,这个计时器负责维护一个重传超时(RTO--Retransmissiontimeout)的值。
当使用TCP传输一个数据包时,就启动重传计时器,当收到这个数据包的ACK应答时,计时器就停止。从发送数据包到接收ACK确认之间的时间被称为往返时间(Round-Triptime,RTT),若干个这样的时间平均下来,可计算出最终的RTO值。
一旦RTO值确定下来,重传计时器就被用于每个传输的数据包,以确定数据包是否丢失。
当报文发送之后,但接收方尚未发送TCPACK报文,发送方假设源报文丢失并将其重传。重传之后,RTO值加倍;如果在2倍RTO值到达之前还是没有收到ACK报文,就再次重传。如果仍然没有收到ACK,那么RTO值再次加倍。如此持续下去,每次重传RTO都翻倍,直到收到ACK报文或发送方达到配置的最大重传次数。
最大重传次数取决于发送操作系统的配置值。
默认情况下,Windows主机默认重传5次。大多数Linux系统默认最大15次,两种操作系统都可配置。
TCP重传率是网络质量的体现,网络这块我们主要看TCP重传率,这个基本在大点的公司都有这块监控。
TCP重传率=单位时间内TCP重传包数量/TCP发包总数
我们可以把TCP重传率视为网络质量和服务器稳定性的一个只要衡量指标。
还是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TCP重传率越低越好,越低代表我们的网络越好,如果TCP重传率保持在0.02%(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以上,或者突增,就可以怀疑是不是网络问题了。
tcp 传输超时 阀值怎么变
一旦重传超过阈值tcp_retries1,主要的动作就是更新路由缓存。
用以避免由于路由选路变化带来的问题。
怎么解决TCP网络传输「粘包」问题
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多个数据包到接收方后粘连在一起,导致数据包不能完整的提现发送的数据。
TCP协议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不属于ISO制定的协议集。TCP协议在商业界和工业界的成功应用,使它成为事实上的网络标准,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主机间的通信。
TCP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连接,保证信息有序无误的传输。TCP为确保可靠性采用了数据编号、校验和计算、数据确认等一系列措施。
TCP对传送的每个数据字节都进行编号,并请求接收方回传确认信息(ACK)。发送方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数据确认,就重传该数据。
数据编号使接收方能够处理数据的失序和重复问题。数据误码问题通过在每个传输的数据段中增加校验和予以解决,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检查校验和,若校验和有误,则丢弃该有误码的数据段,并要求发送方重传。流量控制也是保证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措施,若无流控,可能会因接收缓冲区溢出而丢失大量数据,导致许多重传,造成网络拥塞恶性循环。TCP采用可变窗口进行流量控制,由接收方控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量。这些可靠性保障措施为用户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网络传输服务,但也影响了传输效率。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只有关键数据的传输才采用TCP,而普通数据的传输一般采用高效率的UDP。
UDP不会出现粘包问题。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所以接收端的skbuff(套接字缓冲区)采用了链式结构来记录每一个到达的UDP包,在每个UDP包中就有了消息头(包含消息来源地址,端口等信息),接收端很容易就能进行区分处理了。
粘包出现原因出现粘包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它既可能由发送方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接收方造成的。
发送方原因
TCP需要尽可能高效和可靠,默认采用Nagle算法,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合并相连的小数据包,才发送一包数据,这样接收方就收到了粘包数据。但接收方并不知晓发送方合并数据包,并数据包的合并在TCP协议中是没有分界线的,就会导致接收方不能还原其本来的数据包。
接收方原因
TCP是基于“流”的。网络传输数据的速度可能会快过接收方处理数据的速度,这时候就会导致,接收方在读取缓冲区时,缓冲区存在多个数据包。在TCP协议中接收方是一次读取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就不能反映原本的数据信息。
粘包情况有两种:
一种是粘在一起的包都是完整的数据包;
一种是粘在一起的包有不完整的包;
不是所有的粘包现象都需要处理
如果传输的数据为不带结构的连续流数据(如文件传输),就不必把粘连的包分开(简称分包)。但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为带结构的数据,这时就需要做分包处理。
在处理定长结构数据的粘包问题时,分包算法比较简单;
在处理不定长结构数据的粘包问题时,分包算法就比较复杂。
特别是粘在一起的包有不完整的包的粘包情况,一包数据内容被分在了两个连续的接收包中,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粘包现象。
为了避免粘包现象,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发送方引起的粘包可通过编程设置来避免。如:PUSH标志是TCP提供了强制数据立即传送的操作指令,TCP软件收到该操作指令后,就立即将本段数据发送出去,而不必等待发送缓冲区满。
缺点:虽然可以避免发送方引起的粘包,但关闭了Negle优化算法,降低了网络发送效率,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一般不建议使用。
(2)接收方引起的粘包,可通过优化程序设计、精简接收进程工作量、提高接收进程优先级等措施来及时接收数据,尽量避免出现粘包现象。
缺点:只能减少出现粘包的可能性,但并不能完全避免粘包,当发送频率较高或某个时间段数据包到达接收方较快,接收方还是有可能来不及接收,导致粘包。
(3)由接收方控制,将一包数据按结构字段,人为控制分多次接收,然后合并,通过这种手段来避免粘包。
缺点:应用程序的效率较低,对实时应用的场合不适合。
一种比较周全的对策是:接收方创建一预处理线程,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将粘连的包分开。另外,普通数据的传输采用UDP,而重要的数据采用TCP。由于UDP不是面向‘流’的,而且UDP是具有消息边界的。也就是说UDP的发送的每一个数据包都是独立的。所以UDP并不存在粘包的问题。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tcp重传率指标多少正常和tcp重传解决办法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