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棍棒教育的危害,以及不建议棍棒式教育孩子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对于现在孩子教育到底能不能打,要不要情绪教育和棍棒教育
适当的惩戒,包括挨打肯定是需要的,能打但不代表无差别的棍棒教育,犯错类别不同,层次不同,结果不同,当然所受惩罚和教训也应不同,伴随着情绪疏导和事理分析,不同情绪会有不同的反应。除了让她懂得不同的错误会有不同的结果,怎样会让人生气,怎样会让人怒不可遏而动手,免得不懂轻重深浅,将来招惹祸灾;也是要培养她对挫败和惩罚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扛挫力,情绪和心理的自我免疫力,一味的说教和过度保护没有好处的,免得将来稍有重点的教训或惩罚就寻死觅活的,甚至自杀。
“棍棒教育”对现在的教育还有用吗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棍棒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形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被普遍采用,现在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领教过。如今提起,一定会勾起童年的怀忆。解放前,中国是农耕社会,能上得起学堂的人寥寥无几,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家是文盲,靠农耕维持生计,对孩子的教育只停留在是否听话、是否节俭、是否会干农活、是否孝道上。因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这一教育形式也就被大多数人家信奉。
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间,城市里的孩子基本都能上学,农村里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孩子能上学。虽然提倡除旧迎新、人人平等、新社会新气象,但传统的棍棒教育依然市场很大。四十岁以上的人肯定记得:不小心摔破了一只碗,一定挨父亲一顿揍。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小学普及教育的推行,独生子女的出现,思想观念的改变,棍棒教育的市场逐渐退缩。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就很少挨过父亲的打了。
当下,正是独生子女做爸妈的时代,最底学历也是初中毕业,而且大多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的大迁徙。对他们来说有最广的见识、最潮的思想、最美的愿望,还会承袭农耕时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吗?
其实,打与不打是与孩子的性格有密切关系的。不可否认的是,人的品行和能力很多就是遗传的。所以,不同遗传基因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可一概而论。有些孩子牲格乘巧,小小年级就会看人脸色随机应变。
有些孩子性格憨厚,从来不会撒谎骗人。有些孩子行为乘张,总爱惹事生非。
有些孩子谨慎认真,做事一丝不苟。
有些孩子胆小怕事,老是受人欺负。
有些孩子生性狡狎,人前人后品行不一。……凡此种种,都是挨打与否的条件。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客观对待,教育孩子也不能例外。第一,一个做事谨慎认真、善良孝顺的孩子,几乎不犯让大人生气的错误,大人是没有理由去打他(她)的。
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很优秀,成人后一样优秀。其成长过程不存在的因没有挨打而是否成为好孩子。
第二,一个性格憨厚,从来不会撒谎骗人的孩子,他的成长过程是不会与父母发生小磨擦的,也不会出现叛逆,所以他(她)可能不会做出让父母打他(她)的事情来。
当然,我们不能说他(她)小时候设有挨过打,就不能成为好孩子。
第三,一个调皮捣蛋、好动好事的孩子,小错误天天犯,大人不骂、不打如何让他(她)长成挺拔的大树呢?
这类孩子通常很聪明,就是自制能力差一些,他(她)犯的错误都是不触碰原则的错误。比如和同学小吵了一架,和同学相互撕扯了一回,损坏了某样物品,上课迟到了,作业没按时交,给家长发小脾气了等等,反正他(她)天天处于犯小错误的状态中。对这样的孩子就要骂一骂,打一打,时常给他(她)敲警钟,他(她)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不然,就给了他(她)犯错的正当性暗示,有可能就长成歪脖树了。
第四,一个撒谎骗人、蛮横霸道、惹事生非的孩子,如果不骂、不打,长大后恐怕就无可救药了。
这类孩子把骗人当儿戏,大事小事都撒谎,在学校里喜欢拉帮结派,喜欢欺负弱小,在老师和家长面前两面三刀,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旦他(她)的行为形成习惯了,把撒谎、惹事生非当成一种个人心理满足,就很难再教育好了。所以,对这样的孩子,一定要骂、要打,让他(她)明白犯错的代价,使他(她)轻易不敢触碰家长的红线。只有这样做,才能扼制他(她)犯错的冲动和欲望,才有可能让他(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至于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这样说来,棍棒教育现在是否有作用,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挨不挨打,关键是要看孩子遗传了什么样的禀赋![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
棍棒教育的危害
▲适度的打骂是可以的,过份的、无原则的打骂,就会产生副作用——厌世、厌家长。
美国调查发现,经常挨父母打的孩子,其智商测试分数往往不佳。
研究人员对2岁至9岁的孩子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将被调查的孩子分成两个年龄组:甲组的年龄在2岁至4岁之间。乙组的年龄在5岁至9岁之间。研究人员先后分两次对这些孩子的智商进行测试,时间相隔4年。
结果发现,常挨打的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成绩要低于不挨打的孩子,在2岁至4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后者低5分。在5岁至9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
研究者表示,许多人或许认为,“棍棒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解释说,父母打孩子会给孩子造成身心创伤,会使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产生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孩子表现欠佳,认知能力难以得到发挥。
棍棒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和阴影,是否影响一辈子乃至心理畸形
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
可爱的家庭,并不是聚集了一群完美的人,而好的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人。
孩子身上展现出的舒展个性、积极态度,就可以证明不完美,一点都没耽误成为好父母。请你相信自己的独特之处自有它的价值,你散发出来能量让家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要试图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你应该给孩子塑造的榜样是:面对人生中的不完美的那种优雅从容坦荡的风范。
我们追寻的不应该是完美,而应该是完美的爱!也许你想做完美父母的初衷是为了爱孩子,然而实际上追求完美却是“无条件的爱”的敌人,会让你与爱渐行渐远。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家长学习做父母的过程,不要责怪自己,对于孩子而言,你就是最棒的父母。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棍棒教育的危害和不建议棍棒式教育孩子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