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有人说“穷人,还是不要结婚了,以免害人又害己”你怎么看的问题,以及和穷人家建不建议留学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有钱没钱,以出国留学为先真的值得吗
对中国普通家庭来说,出国留学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过去,似乎只有非富即贵、有钱有势的人才能选择的留学,如今早已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不管是迫于国内的课业和考试压力,还是想接受国外更高等的教育和文化,出国留学已经更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出国留学成为“热门”选择
据中国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单是出国读大学的人数就达到52.3万人,这个数字还没有计算近年暴增的中学留学生。美国仍是留学的首选国,去年到美留学的中国学生达26万人,远超其他英语国家比如澳大利亚9万人、英国8.6万人、加拿大4.2万人、新西兰1.4万人。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家长们不惜重金,把年幼的孩子送往遥远的异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决定还是父母的安排?留守在中国的家长,又是怎样的心境和思量?有钱没钱,都以出国留学为先
正如电视剧《小别离》讲述的那样,3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孩子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脱离中国的教育体制赴美留学。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亿万富豪,一个孩子出自白领家庭,一个孩子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他们原本有着不同的生活层面,但是却都走上同一条路——赴美留学。总之,就是不管有钱没钱,都要想办法送孩子出国留学。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为这样的剧情在当下的中国并不夸张。焦虑,已经成为中国家长面对子女教育时的普遍心态,似乎很少有人能够淡定以对。
中国家长对教育的焦虑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境更为宽裕的“70后”、“80后”成为中国家长的主力军,更多的物质和精力被投入到子女教育中,但伴随着更多的投入不是更多的从容,而是更多的焦虑。面对各种教育资源,人们似乎有很多选择,但似乎又只有一种选择:学习,考试,成绩。留学热,学区房热,课外辅导班热……各种令人坐立不安的热潮在每位中国家长周围涌动,似乎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被裹挟的命运。
人们想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快乐与选择的自由,但现实中有多少学校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人们想让孩子摆脱以学习成绩定优劣的教育模式,但如何能摆脱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升学模式,又如何摆脱看重优质文凭的社会竞争模式?
“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等于这辈子就完了。”对于《小别离》剧中女主角童文洁经常念叨的这句台词,一些家长也有同样的体会。“孩子每天做作业到半夜,‘有选择’地参加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孩子累,大人的闲暇时间也被挤压殆尽。”
选择纠结:无奈还是盲目从众?
如此以来,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纠结:究竟要不要早点送孩子出国读书?在国内读书的话,就意味着孩子不仅要在中国要接受12年的应试苦读,而且这种压力和付出不一定能换来以后较高质量的生活。同时,中国国内学校对健康心态培养、学习的自由度和多元性、对体育的重视度都不如海外,还有食品安全等让人操心的事。如果把孩子送出国的话,不但可以提高英语水平、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开阔眼界和心胸,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而且也许还能最终移民海外。但是,出国留学同时也就意味着家庭的离别、亲情的损失,孩子能否适应海外环境也是个未知数。因此,有钱没钱,先送孩子出国的想法,其实放映了大家对孩子教育问题深感焦虑的心态。当然,也有专家指出,一些家长焦虑情绪中有些非理性的成分,是从众心态的产物。盲目随大流,别人家的孩子都出去了,我们也不能落后。跟风随大流,这种现象和心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曾经比较凸显,但如今,更多的中国家庭对于出国已经有了更多理性的选择和思考。
留学生们如何看待留学价值和收获
说到底,在家长们看来,出国留学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投资。留学到底值不值,能否带来相应的回报,这往往是中国家长最为关心的。对于这个问题,留学生们自己其实最有发言权。在调查了多名留学生与家长后我们发现,许多留学生认为,留学可以为学生带来专业学识与发展机遇,用通行的语言来相互了解。留学也是青年时期难得的锻炼机会,是一纸文凭外获得的宝贵人生阅历。除了流利的口语和烫金的学历,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留学生重新审视周遭的世界,去感受异域风情的文化,并在其中学会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留学对重塑人格、价值观和世界观意义重大。
正如一位留学生所说的那样:很多人问我出国这些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英语?文凭?其实,学到的就两样东西:一种被放到任何国家任何谁都不认识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一种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这两样足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对于目前国内盛行的有钱没钱,先送孩子出国的做法,在决定出国前,家长们不妨先考虑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适合留学。如果孩子过于内向、不善于沟通、独立能力差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先盲目出国。究竟要不要去留学,需要多方面综合考量,而不应该是家长单方一厢情愿的选择。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说“穷人,还是不要结婚了,以免害人又害己”你怎么看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穷人也有结婚、生儿育女的自由和权利,这一点任何人都剥夺不了,所谓害人害己只能说是一派胡言,要知道,穷也有可能是暂时的事情,总不可以因此就是穷一世的了,即使今时今日家境不错的人,当初也有不少的也算在穷人之列,至于说要不要结婚,完全是一个人的自由是了。
其实,即使是穷人,又有何不是,他们到底又阻碍了谁,为什么一定要针对穷人来说事呢?纵使人穷,只要对方并不嫌弃,愿意结成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到底又侵犯了谁啊?所谓“不要结婚”又是凭何道理?
一个人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只是没有最志气,如果有人愿意与自己结为夫妻,都因为贫穷而想爱不敢爱,不敢接受,就实在是懦夫行为了,毕竟一个人穷,只要肯努力拚搏、积极进取完全有可能是暂时的事,纵然不可能大富大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贫穷困境。
再者,既然明知道自己贫穷,对方仍然愿意你情我愿地与自己结为夫妻,这样的夫妻或多或少都可以同心同德、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地一齐奋斗,正所谓“夫妇同心”,完全有可能改变了贫穷的日子。所谓“害人害己”的说法,我认为完全是歧视穷人的说辞而已。
穷人家的孩子考取北大清华真的有用吗,你怎么看
怎么没用呢?我身边太多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是通过高考最终改变了寒门命运。
我的观点:能够通过高考独木桥,在万千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靠的可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功夫。
也就是说,学霸之所以能成为“北大级别”的学霸,靠的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高度的自律,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的恒心和毅力,永不服输的性格,勤学善思、善于从特殊中总结归纳一般规律的能力和素养。在学习领域内,“死记硬背”只是最基础的层面,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单靠死记硬背是培养不出北大级别的“学霸”的,否则,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进入北大了。
而促成北大级学霸的诸多“特质”,也是很容易通向“成功之路”的人格特质。尤其是新闻中的这一位,身处寒门,但能克服家庭出身教育等种种不利条件跨入最高学府,则还要加上另外一重人格特质:身处逆境、自强不息。
中国的教育的确诟病重重,在高考考核面,知识记忆性的东西偏多而拓展创造性的东西偏少,但这不意味着从中国教育体系下“脱颖而出”的都是“书呆子”和“死记硬背者”。我觉得,能在将近12年的寒窗苦读中坚持到最后并成功跨越到最高点的学子,做什么都不会太差。中考、高考的压力对孩子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宝贵的人生历练。这种经历和历练最终会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绽放异彩。
现实中诸多如刘强东、李彦宏等成功案例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
留学生们家庭经济条件都很好吗
“某某家孩子出国了,朋友家女儿最近也刚去英国......”
“嗨,家里有钱吧?”
“爸妈是当官的还是做生意的呀?”
“国外没有很多考试吧?”
“这一看就是国内考不上好大学,去国外留学镀层金,混个文凭......”
“英国硕士就1年,超水的!”
“留学圈的女生都挺会玩的吧?”
1
一提到出国留学,现如今大众对留学生就会有一些刻板印象标签,岛主再讲几个常见的场景化故事:
话说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妈妈的朋友的孩子想去国外留学,就来向这位朋友咨询情况……
于是这位叔叔在晚上9点多跟我这位苦命的朋友打了电话,整整聊了5个小时!“我女儿现在高二啦,根本不知道学习啊,成绩差的一塌糊涂,我听说孩子成绩不好可以送去国外啊,你有没有好的学校推荐啊!”“哎呦,还要看分数啊?那能不能多花点钱去一个好点的大学啊?”
该朋友一脸黑线……现在的家长都是认为出国读书的都是成绩不好花点钱就能送出国读书混文凭的学渣咯???
前一阵子,和很久没见的小学同学聚会(不要问我为啥突然和小学同学聚会),在坐的同学大部分都在国内工作,其中有一个同学是从英国华威大学毕业。聊着聊着,一个男同学就问:“XX,听说你去英国留学啦?去的哪个学校啊?”我这个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可能你们没听过,我去的华威大学!”我刚想说当然听过,这个大学很赞的啊!就听那个男生说,“的确没听过,你为啥不去美国啊?”(握草你还真当真了!!)我一脸懵逼,为啥一定要去美国啊?我那个英国同学也一脸懵逼表示自己不是很喜欢美国。结果我那个男同学又说了,“我一去美国留学的同学都拿到绿卡啦!他本科的大学还没你好呢,申不到美国,其实你还不如留在国内呢,你看@##¥%%&*……”
2
从来不否认在出国留学的孩子中,有那么一部分真的是富二代,每天都活得像小时代一样,拥有一系列限量版纪梵希包包,出门都是玛莎拉蒂跑车,日常就是无数的Party和高端酒会,他们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交朋友过日子,见识更大的世界。
再加上不少媒体在报道海归和留学生的时候,倾向于报道有新闻价值的“富二代”。这就造成了民众对留学生有天生的刻板印象---“出国留学的都是富二代”。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希望在听到自己是出国留学之后,别人以为自己很富有、贴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标签......
出国接受教育的成本的确高,普通人家也的确很少能拿出一年几十万的费用,这是事实。但是现在海外大学开放越来越多的机会给国内的大学生,大量的奖学金、大量免学费的交换项目、大量的比赛奖品层出不穷。像是博士这样的教育,更是大部分都是有丰厚的补助的。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普通人家的孩子到国外去,一点也不奇怪。
3
今天,岛主最终想说的是,真实的留学生活与人生,不是你们凭借自己浅陋的认知,再加上媒体断章取义不负责任的报道,臆想出来的那样。
出国留学不是富人家孩子的专利,现在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国界已经越来越容易跨越,穷人家的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会有出国留学的机会。
不要认为出国就是挣脱家人的束缚,没人管没人烦,想做什么就是什么。
每个人都向往着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各种真实的境况只有留学生自己知道。
出国真的可以把这个世界缩小,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现在依旧是,但是不会陌生了,不会被高墙的圣光闪瞎了眼。
你可以接触到各种牛逼的教授,跟他们说话能感受到真正的平等。
你可以接触到你这个行业的领头人物(国外大学跟外面企业的联系很多)听他们给你实际的建议。
你会体验到生活十几年从未感受过的孤独。
出国后,自己有了大把自由时间,在学会静下来的时候,我开始学着去编曲,学着去看完一本课外书然后自己在电脑上写下感想,学着去临摹写生画画,学着去练钢笔字。
曾经不知在哪听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有六个朋友,旅行,读书,音乐,电影,锻炼,养生。
而我也希望变成自己欣赏的人。
4
最让人仰慕的,是那些明明家里已经有钱到足够不学习都一世风光无忧,却还是拿着奖学金,科科高分的人。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样的人存在,才觉得有些努力,就是为了去拥有更珍贵和精彩的风景。
前阵子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大概说的是:
“现在怎么还会有人把出国留学看的这么神圣啊,其实就像以前去外地读书一样,留学生只不过换了一种地方读书而已。”
只不过这个地方可能有点贵,也有点远。
但是现在本科就要毕业了,再想起来,好像跟几年你学到的知识,还有逐渐变得更加隐忍和坚强的性格比起来,这个地方大概没那么贵,也没有那么远。
所有正在努力的留学生们,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受的苦,终究会变成礼物。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