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早期肺癌有必要用靶向药吗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建议前期吃靶向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晚期昂贵的癌症靶向药有必要吗
之所以有人问这个问题,是因为问的人把癌症晚期都归为同一类来看,因此就会同等对待。事实上,并非如此,同样是癌症晚期,也各有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都是一样的。
有的癌症晚期也仍有治愈机会,加上靶向药可以提高治愈机会,比如有的B细胞淋巴瘤,单靠化疗,治愈率会偏低,而如果在化疗基础上加上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有条件还能维持治疗,那么治愈率就会增加。某些慢粒白血病用的伊马替尼(格列卫)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说这种情况下,癌症靶向经有必要用吗?当然有必要用,贵也值得。当然,你就是用不起,那是另一回事,但强烈推荐用。
有的癌症晚期,尽管不能治愈,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做到较长期带瘤生存,对某些符合靶向药使用条件,用上这些靶向药,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比如,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这个是很重要的,即便价格贵一些,也是很值得的。
有的癌症晚期,没有靶向药可用,有的即便有靶向药物可用,其疗效也很一般,只能有限地延长一两个月或者几个月,这种情况下,如果所用的靶向药很昂贵,要不要用,则要视经济情况而定,有条件有钱的人当然可以用,没钱的人就不要勉强(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不让用,谁都可以用,用不用由你自己决定,只是提醒你要量力而行)。
靶向药对早期肝癌有用吗
谢谢悟空邀请!!!
当前肝癌治疗的原则:能手术则首选手术;不能手术首选TACE;靶向药物是手术和TACE疗法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肝癌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切除,治疗地位不可替代目前大多数肝癌手术均根据我国原发性肝癌诊治指南等制定肝切除范围及术式。目前肝癌外科的发展进入精准肝切除时代,已不再单纯追求外科技巧的改进,肝脏储备功能、肿瘤可切除性的精确评估、肿瘤生物学对外科治疗的影响以及肝癌复发转移的干预等方面成为肝脏外科领域的研究新热点。通过精确的术前评估与精细化的手术解剖、规范化的手术方式,精准的外科操作能彻底清除病灶,最大限度地控制手术出血和全身性创伤。术后个体化管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切除率,促进患者康复。对于不能切除的肝癌或巨大肝癌,降期切除或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可使以前不能治愈的晚期肝癌患者获得治愈的机会。而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在术前准确重建肝内解剖及肿瘤定位,保证完整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保留剩余肝脏结构和功能。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TACE在美国、亚太及欧洲专家制订的共识指南中均得到推荐,对于肿瘤过大或者多发病灶无法切除且无血管浸润或肝外播散的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可作为一线非根治性治疗手段。通过肝动脉将各种栓塞剂注入其中,阻断肿瘤细胞血液供应,导致其缺血坏死,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我国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亦指出,对于不可切除肝癌,TACE等治疗可能导致肿瘤降期,从而使部分患者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降期后切除的肝癌患者可能获得较好的长期生存效果。而对于可切除肝癌,术前TACE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因此这部分患者不主张行术前TACE治疗。
靶向药物治疗主要作为手术和TACE疗法的辅助手段,可以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近10年来,由于原发性肝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分子靶向疗法逐渐成为原发性肝癌治疗领域的新方向和热点之一。分子靶向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治疗,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采用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转导通路、封闭受体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从而达到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目前的靶向药物包括针对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西妥昔单抗、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拉帕替尼,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贝伐单抗、布立尼布、舒尼替尼、甲磺酸阿帕替尼、利尼伐尼、卡博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沙利度胺,针对多信号通路的索拉非尼,针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西罗莫司、依维莫司等。其中,索拉非尼这个多靶点的信号转导抑制剂,是迄今为止首个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肝癌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手术或TACE疗法的辅助手段,可以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刘珍,邓天好,程华初,曾普华,赵梁,王柏果,谭达全.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新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07):207-210.
[2]俞夏榛.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索拉菲尼的临床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14.
早期肺癌有必要用靶向药吗
早期肺癌需要靶向治疗吗?
这个问题是个“坑”。从理论上讲,手术后的早期肺癌或者其他因素影响不能手术的早期肺癌,只要需要做辅助化疗,估计也可从靶向治疗中获益。但目前争议很大,未形成指南。特别是针对1B期。不过目前也开始了针对有高危因素的1B期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大型临床研究(选择使用的是奥希替尼),我们静待佳音。
术后辅助治疗,选化疗还是靶向?
经常有病人会问:“医生,我都已经做了肺癌根治手术了,彻底的切除了肿瘤,术后还要不要化疗?”有些病人恐惧于化疗的毒副反应,闻化疗色变,也会问:有其他替代办法没有?听说靶向药疗效相当好,术后辅助靶向药物治疗可否替代化疗?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详细为您解说。
由于肺癌有潜在侵袭转移的倾向,手术切除只能根除看得见的病灶,对于看不见的,即可能存在的微转移和循环肿瘤细胞却无能为力。因此即使做了手术切除,肺癌患者往往还需要接受术后辅助治疗才能增加治愈概率。
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清除极少量循环肿瘤细胞或微转移灶,从而提高一部分患者治愈率;而对于一些残留癌细胞较多、对治疗相对不敏感患者,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延长无瘤生存(DFS)期。
肺癌术后到底要不要化疗?
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有些病人需要术后辅助治疗,有些可以不需要。目前肺癌诊疗指南建议,极早期即Ia期以前的肺癌可以不用术后化疗,这些病变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微浸润腺癌、Ia期浸润性腺癌。对于中期(IIa、IIb,IIIa期)肺癌,接受辅助化疗能显著降低复发概率,提高治愈率。较特殊的是Ib期肺癌,目前推荐对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这些高危因素包括:肿瘤≥4cm,脉管侵犯、脏层胸膜侵犯等。
肺癌术后建议化疗的依据来源于询证医学证据,2004年ASCO年会上发表的两项研究,GALGB9633和JBR10研究都证实了辅助化疗能获得生存获益。这两项研究的结果显示,第三代化疗药物的辅助化疗使术中生存率大大提高,因此,在排除了IA期、全肺切除、一般状况差、有手术合并症、不适宜用含铂类药化疗的病人以外,建议II期A以上的病人,术后采用4个周期的含铂两药联合化疗。
但从这两项研究的数据来看,化疗不是万能的,术后化疗也只能使少部分病人获益。所以,医学上的事情不能太公式化,要根据病人自身情况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术后辅助治疗中,靶向治疗好还是化疗好?辅助靶向药物治疗是否可以替代术后化疗?
近年来,肺癌治疗的最重大的进展就是靶向药物的使用。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靶向治疗展现出神奇的疗效果,是显著优于化疗的。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是肺腺癌并且带有药物敏感的基因突变。简而言之就是对有靶点的患者而言靶向药物的效果优于化疗。
近期的一些重大研究报道显示,靶向药物在早中期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方面,也能显示出神奇的疗效,但前提同样也是患者必须带有EGFR基因突变。
2017年,我国有两项关于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研究值得关注:
①Ⅱ~ⅢA期患者吉非替尼对比长春瑞滨/顺铂方案的辅助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吉非替尼疗效优于VP,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位DFS为28.7个月对18.0个月(HR=0.60,P=0.005);3年DFS率分别为34%对27%;
②ⅢA期患者厄洛替尼对比NP方案辅助治疗研究。结果发现:与辅助化疗相比,厄洛替尼更有效,HR为0.268,P<0.001),中位DFS为42.41个月对20.96个月(HR0.60,P=0.001),2年DFS率分别为81.35%与44.62%;3年DFS率分别为54.24%与19.83%。
简单来说,这两项研究均提示: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安全、有效、可行,优于化疗,即将改变临床实践,能取代术后化疗。
总之,要具体回答肺癌术后优先选择何种辅助治疗手段,首先要对病人进行基因检测。如存在EGFR驱动基因的突变,则可考虑优先选择靶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使病人免受化疗之苦。但如果无驱动基因突变,患者还只能选择化疗作为术中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副作用低吗
现如今,靶向治疗很时髦,可以说,靶向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癌症治疗第四大手段,当然,确切地说,第四大手段应该是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
先来了解什么是靶向治疗。我们通常所说的靶向治疗,也包括这个提问中的靶向治疗,确切地说是指靶向药物治疗,也就是采用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靶点”的药物,破坏或阻断癌细胞生长的信号或血液营养供应,最终抑制或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不同的癌症,只要它们都存在相应的“靶点”,那么都可能对这个药物有效。
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具有靶向性,相对传统的化疗,它可以相对选择性地作用于与癌细胞有关的靶点,有人形象地把它比作“生物导弹”,打击目标明确,可以定向打击,而较少伤及无辜,也因此,打击效果好,副作用相对较少。
但所谓的副作用较少,也只是相对的,是相比传统的抗肿瘤治疗化疗而言的,正如导弹相对于传统的炮弹,伤害平民百姓的风险机率更小一些,但不是绝对不会伤害平民百姓,这个道理大家应该能很好地理解。一个炮弹扔过去,好的坏的,一死一大片,而一个导弹打过去,由于有精准目标锁定,它直接冲着要打击的目标而去,显然,打到坏人的概率非常大,而伤及好人的可能性较小,但显然,并不是百分百能打到坏人,也不是百分百不会打到好人。
目前为止,极罕见有单一作用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副作用总是难免的,差别只在于副作用的多少和大小。靶向药物治疗有副作用吗?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了,当然有副作用。接下来的问题是,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低吗?
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方面回答。一是,副作用多吗?二是,副作用小吗?
一种药物副作用数量上的多少,取决于它的作用靶点的多少,越是作用广泛,也就是那种对这个有作用,对那个也有作用的药物,我们治某种病,通常只用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作用,而其他我们并不需要的作用,就是副作用,所谓副作用只是相对的,我们需要的就是它的正作用(希望取的疗效),而不需要的就是副作用,正如敌人也是相对的,我们能够利用的就不是敌人,是朋友,而当某天我们的需求目标变了,所谓的敌人可能变成朋友,而朋友却可能变成敌人。化疗药之所以副作用多,就是因为它没有选择性,对全身有血液循环的地方,它都有可能对细胞杀伤,不管是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所以,化疗可能会有脱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肝肾心毒性以及全身所有脏器功能受损可能、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十多种、几十种之多,这还是较常见的,还有很多少见的副作用。而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则相对较少,较为单一,比如,用于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易瑞沙),主要的副作用就是皮疹,腹泻,瘙痒,痤疮等,少数可能有间质性肺炎。数量上并不多。
副作用数量的多少当然是我们要关注的,而另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副作用的大小。副作用多,但却并不严重,副作用不大,对病人的带来的痛苦也不大;副作用尽管少,但却很严重,甚至有的可能致命,这对病人的威胁更大。比如,上面提到的吉非替尼,有少数可能出现间质性肺癌,如果本身有肺部基础疾病,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比如,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美罗华,尽管副作用并不多,但有少数人可能在输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输注反射,甚至有的出现生命危险。可见,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一样要引起高度重视,弄不好也可能出人命。
总之,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相对化疗来说,较少一些,副作用的特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不等于靶向药物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有的也可能危及生命,不可掉以轻心。任何药物,包括靶向药物,关键是按规范使用,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要滥用,对有相关合并症,不适合使用的,坚持不要用,或者慎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关于早期肺癌有必要用靶向药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