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端午节的文学常识考试选择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端午节电视剧冷知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关于端午节的文学常识考试选择题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秦国B、楚国C、魏国D、赵国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A、幸福吉祥B、祛瘟解毒C、避邪驱瘟D、纪念白蛇
3、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B、春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商周时期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晋代B、春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商周时期
6、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象征牛祭祖B、象征剑勇猛C、象征果实丰收D、象征塔健康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
A、春秋时期B、商周时期C、战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
8、()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B、1980C、1982D、1985
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A、幸福吉祥B、治病防身C、避邪驱瘟D、阴阳相合
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粽子B、米果C、角黍D、香黍
11、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A、踏春B、遍游C、郊游D、远郊
12、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
A、防病B、避邪C、幸福D、健康
13、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节日的习俗。
A、中秋B、清明C、春节D、重阳
14、民间有许多关于端午的诗词,其中《南分子·端午》的作者是谁?()
A、陆游B、梅尧臣C、刘禹锡D、李之仪
15、“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维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谁写的哪首诗?()
A、边贡的《午日观竞渡》B、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C、殷尧藩的《端午日》D、张耒的《和端午》
端午节文化常识竞赛四种竞赛方式
端午节文化常识竞赛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下是四种常见的竞赛方式:
1.知识问答:知识问答是最常见的竞赛形式,可以通过现场提问或笔试方式进行。问题可以涵盖端午节的历史、习俗、传说、诗词等方面。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答对得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参赛者获胜。
2.团队竞赛:团队竞赛可以增加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竞赛趣味性。参赛者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回答一定数量的问题。可以设置抢答环节,增加竞赛的紧张刺激感。最终得分最高的团队获胜。
3.创意表现:创意表现竞赛鼓励参赛者以艺术、文学、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例如,可以创作与端午节相关的书画作品、诗歌、歌曲、戏剧等。评委根据作品的创意、表现力、技巧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选出最佳作品。
4.现场实践:现场实践竞赛可以让参赛者亲身体验端午节习俗,如包粽子、划龙舟等。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评委根据完成情况、技巧、速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参赛者获胜。
这四种竞赛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组合和调整,以增加竞赛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竞赛过程应注重传播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端午节知识库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纪念,楚大夫屈员,忠贞爱国,不甘视国奸臣当道,奋投楚江,忠魂义胆光照千古,他投楚江正是阴历五月初五,后人为纪念这位千古忠臣,将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纪念活动有吃粽子,门插艾蒿,赛龙舟等活动延席至今。
鲁迅小说端午节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1、社会背景: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新旧势力的交锋出现了此消彼涨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单一些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开始大行其道,就是一些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人也回到了旧的轨迹上来了。还有一些貌似进步,实则落后的人物趁机转向。
2、中心思想:《端午节》就是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
3、人物形象:《端午节》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1)从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仅厕身于高等学府,喜欢发发奇谈怪论,而且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个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索薪”事件,更是使他不尴不尬,左支右绌,颜面尽失。
(2)从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唔唔。但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4、语言:鲁迅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是轻松、幽默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让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来使读者发笑,沉思。
文章分享结束,关于端午节的文学常识考试选择题和端午节电视剧冷知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