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科知识网

31百科知识网

邯郸10个冷知识 邯郸常识

匿名 -
10个冷知识,课本上绝对学不到 看完吃惊了

其实邯郸10个冷知识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邯郸常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邯郸10个冷知识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邯郸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
  2. 邯郸人口为什么那么多
  3. 中国各省冷知识1
  4. 邯郸历史悠久,它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是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

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邯郸学步雕塑(学步桥)、胡服骑射雕塑、荀子雕塑、罗敷雕塑、武灵丛台、七贤祠、回车巷、插箭岭等

简单总结就是:地方大,所辖县、区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邯郸所属省份是河北,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出炉河北6市入选,邯郸排名60。

所以邯郸人口多的原因,第一个是由于经济的发展。

再者,邯郸是古城,位于河北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西依太行山脉,东连华北平原,北连邢台、南毗安阳,素称河北省的南大门,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较大的市。面积12000平方公里,光是常住人口就能达到九百多万。

第二个原因,占地面积大,所以人口多也是合乎情理的。

邯郸,是全国闻名的工业重镇,被誉为“钢铁之都”,经济实力不容小觑。

所以,既然是工业多了,那么人口多也是必然的。

邯郸人口多了,至少可以促进工业的发展,不是吗?

一、河北省

1)河北是全国地形最丰富的省份,没有之一,全中国所有的地貌在河北都能找到,包括丘陵、湖泊、湿地、平原、高山、沙漠、大海。

2)河北有海岸线,从山海关到沧州黄骅港长达487公里。

3)河北是全国唯一省内没有211和985大学的省份。(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是一所211大学)

4)中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方言。

5)河北省的邯郸市是3000多年来都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

6)河北省省会共变动过11次,直至1968年才最终确定石家庄作为省会。

二、湖北

1)从湖北去全国任何一个省份(包括台湾),中间都不会超过两个省。

2)斗地主这个风靡网络的扑克游戏起源于湖北省的武汉、汉阳一带。

3)孝感是因东汉时期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4)天门南站离仙桃市区近,仙桃西站离天门近。

5)湖北最好的高中不是黄冈中学。

6)江汉油田有暖气,十堰也有。

三、四川

1)四川是全国唯一女多男少的省份。

2)四川盆地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地区之一。

3)从高空上看成都双流机场,能看到四只神态各异的大熊猫。

4)四川的方言有很多叠词,格式是ABB,都是日常用语。例如鸡爪爪,鱼摆摆。

5)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这两所学校不在四川,而是在重庆。

6)攀枝花市也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四、广东

1)广东有些食物名很暗黑:鸡屎果(番石榴)、屎坑粥(虾蟹烧骨粥)、牛欢喜(母牛生殖部位)、油炸鬼(油条)。

2)广东是中国地级市最多的省。下辖21个地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

3)广东车牌代码26个字母都用完了(I和O规定不能用)。

4)广东人不一定听得懂粤语。广东境内的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被视为广东省内影响较大的汉语方言。使用人口较少的汉语方言有粤北土话、军话、旧时正话等。

5)广东本土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从2000年11月4日开播,目前已经播出三千多集,是中国播出时间最长、集数最多的“长寿剧”。

6)在广东,芒果树和菠萝蜜树是行道树。

五、江苏

1)江苏省的平原占比全国各省第一。内河航运里程约24000公里,居全国第一。

2)徐州是江苏唯一有暖气的城市。连云港是江苏省内秦岭淮河线以北,唯一一个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城市。

3)六朝古

“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名称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邯郸在战国以前写作甘丹。有学者认为太阳出升过地平线叫甘,太阳落山过地平线叫丹。邯郸即日出日落之地。

说法二:邯郸地名可能由姓氏而取名。过去是有邯郸这个姓氏的,邯郸是一个复姓。

说法三:《汉书·地理志》中魏国张晏提出:“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

关于邯郸10个冷知识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个你不知道的恒生冷知识

标签:# 邯郸# 常识#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