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科知识网

31百科知识网

闽南民俗抬神明介绍

匿名 -
福建神明出游民俗活动

大家好,闽南民俗抬神明介绍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为什么闽南找神的很准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闽南民俗抬神明介绍和为什么闽南找神的很准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闽南四大尊王传说
  2. 闽南尫公是什么神
  3. 闽南人追神文案
  4. 闽南民俗抬神明介绍

闽南四大尊王传说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不同的区域都会有不同的传说,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闽南四大尊王:广泽尊王、广应尊王、开漳圣王、惠泽尊王。现在就为大家依次介绍:

广泽尊王

原名郭忠福,自小聪颖过人,相传为郭子仪11世孙。生于唐同光元年,年幼丧父,只得帮地主放牧。十六岁盘膝于古藤上坐化得到成神。

他的母亲看见他两脚盘腿飞升,于是拉左脚阻止他离去,但左脚被拉下来依然成仙。所以他的造像为一脚盘腿,一脚下垂的翘脚造型。成圣后常显示神迹,行仁赐福,兴神助战,收到历代皇帝尊封。

其祖庙位于泉州南安市诗山镇凤山寺,分庙遍布各地。广泽尊王的信俗保护了各种民间表演艺术,保留了闽台地区过十六岁的独特习俗等。2012年,闽台广泽尊王信俗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广应尊王

广应尊王原名谢安,为东晋宰相、政治家。简文帝逝世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恒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

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谢安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

公元385年,谢安病逝,享年66岁,获赠太傅、陆玲郡公。清朝乾隆皇帝追封为广应圣王,后被民间尊奉为神祗。谢安故里位于浙江上虞市,曹娥江中游东岸东山湖,是谢安隐居地。成语“东山再起”即源于此。

开漳圣王

原名为陈元光,出生于将军世家,自幼随父坚守闽南。公元686年,陈元光在九闽的第14年上书朝廷,奏请设置州郡。

两年后武则天批准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他到任后兴办学校,劝民读书,修水利惠民生,实行通商惠农政策,使号称“蛮荒”之地的漳州,从不毛之地变成百业兴旺的乐土。

公元711年,潮州一带残寇复起,陈元光率轻骑御寇,战死沙场。此后历朝历代感念其开漳之功,相继对其进行褒封。清乾隆年间,陈元光被追封为开漳圣王。现今漳州市浦南乡有一座陈元光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保护文物。

惠泽尊王

本名叶森,生于宋孝宗淳熙16年。叶森少年聪慧,富有同情心。不仅体恤穷人,也十分怜爱动物。他仗义行仁,诚心向善,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当地人对叶森称赞有加。相传他天生具有奇特功能,未卜先知,吉凶福祸都能应验,远近乡人纷纷慕名前来问事。

20岁后他坚持不婚娶,自知尘缘已尽,到魁躔南面山麓的枷吊藤上双手合十,坐化而逝。当地纪念他的广施德泽,于是根据他的面容塑成神像,供奉在上宫。因有求必应,香火十分鼎盛。

南宋嘉定末年,因显圣兴神兵助战,建立奇功,受到朝廷追赐。公元1276年,被敕封为惠泽尊王。

不知道大家看完本文后是否对于福建的民间文化传说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呢?其实大家可以在四大尊王身上找到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事情做在前,而将名誉抛之脑后,而不是一直强调自己的存在,但却无所贡献。要相信,世上从来不会埋没任何一位善良的人。

闽南尫公是什么神

闽南尫公相传是远古的火神。

“尫”有“跛”“脊背骨骼弯曲”的意思,在闽南方言中尫指丈夫,另一个意思是指庙里的神像。闽南语里“尫公”庙即“神像庙”,这一名字明显带着闽南文化的烙印。“尫公”主要保佑这户人家平安吉祥,带来好运。

闽南人追神文案

闽南人不追星,追神明。闽南人你要是叫他六点起来接明星,他绝对起不来;你要是叫他六点接神明,四点他就到了。

这不是句虚话,是真真实实的描述了闽南人对神明的信奉,作为一种精神寄托,闽南人不论是求问事或者是许愿,都会去神灵面前祷告祈求。

闽南民俗抬神明介绍

抬神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供祀、祈福活动。每逢正月元宵时节或重大日子,民众都会抬上自己家乡供奉的神明举行各类“游神”、“迎神”活动。

先抬神在乡村游行,然后再比较大的庙门口生火堆,人们需要抬着神跳过。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福建神明出游民俗活动

标签:# 闽南# 神明# 民俗# 我的#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