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种菜为什么还得起畦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什么为什么畦,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种菜为什么还得起畦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种菜为什么还得起畦
种菜起畦一个是为了整齐美观方便管理,另一个就是保土保肥透气排水。
不过凭经验我觉得干旱的北方地区和雨水多的南方地区又不同,北方起畦往往是平畦,畦与畦之间做畦埂相隔,畦呈下凹状且平整,灌溉如同池塘放水,过一遍就可以保持土壤湿润,方便省事;而我们南方雨水偏多要防涝,像我的地在河边,地下水位高,要起很高的畦,涨水时水淹不到,有时还可以淹死地下害虫,起畦还能使蔬菜的根系透气,利于生长。
畦还可以分大畦或小畦(垄),一般叶菜类做大畦,宽90cm到1米2不等,长度过长可开腰沟,种植叶菜三行到四行;小畦(垄)宽35cm、40cm、50cm……沟宽60、70、80……主要种植果蔬茄类、瓜类等。
总之要因地制宜,看种什么菜来定,方便管理灌溉,适合作物生长且健康高产即可。
种地为什么起垄
很多的旱田作物都是起垄种植,比如玉米、大豆、蔬菜等。那么起垄的意义在哪?起垄又有那些实际意义上的功能呢?
日本侵华时,据说看到东北种植黄豆是起垄种植,但是日本是平播。就像在东北推广他们的平播技术,结果弄了两年就放弃了,农作物的长势和产量变差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起垄种植还是有一定的实际功能,比如说提高地温、利于排水、增加松软土层的厚度、根系生长的更好等几种优势。
1、提高地温。起垄种植是把整地之后的松软土块向中间集中,一般大田都是60-70厘米宽的垄,下宽上窄形成一个土台。如果是平播,耕地接受光照的面积是有限的。但是起垄之后呢?会形成两个接受光照的斜面,这样接受光照的土壤面积就会相应的增加很多,对于提高地温有着很积极的作用。
2、利于排水。土地起垄之后,会形成一条条的垄沟。而且,在进行起垄作业时就是比较直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在洪涝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的排除积水,减少积水对农作物根系的不利影响。
3、增加松软土层的厚度。目前我们国内耕地的犁底层都比较浅,普遍都在30-40厘米深度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根系在到达犁底层之后就不能继续向更深处下扎了,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但是起垄之后呢?地上垄台有一定的高度,垄台下的松软土层还有一定的深度,正常来说起垄之后的松软土层纵向深度要比平地多10-15厘米左右,对于根系的生长来说是很有利的。
4、有利于施肥作业。垄台的宽度在60-70厘米左右,农作物的根系都是在垄台的中央区域向下生长。追施肥料可以施在垄沟里,与根系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减少肥料烧伤根系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苗比较小时更有优势;如果使用大型机械进行肥料追施的作业,机械完全可以将在垄沟间行进,还是要比平播作物作业方便一些。
所以,一些农作物起垄种植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还是很有利的,不得不赞叹老祖宗的头脑,在那个没有科学仪器的年代就能把平播的不足使用起垄来改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平常所说的一亩三分地,你知道由来是什么吗
现如今,我们所说的“一亩三分地”,泛指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那么,这句话在历史上,有什么出处呢?
这句话来源于古代帝王的“耤田礼”。
所谓“耤田礼”,就是指帝王扶犁亲耕的一种仪式。其目的是向臣民表达皇帝关心百姓生活,重视农耕的意愿。
(耤田礼)
耤田,就是指皇帝亲自耕种的田地,其大小恰好是一亩三分。这块地长11丈、宽4丈,一共分为12畦。中间部分是皇帝亲耕的,两边剩余的土地,则留给大臣们来完成。
为什么要不多不少,正好是一亩三分呢?
其一,皇上政务繁忙,日理万机,在亲耕田地上,有点意思就行了,表达一下示范作用,当然不能太多。
其二,古代单数是阳数,如形容皇帝的崇高地位,就得用“九五之尊”这些单数。因为用于皇帝亲耕的耤田不能太大,所以只能取阳数中最小的两个数“一”和“三”,具有象征意义。
明清时期,帝王的“耤田礼”一般都放在每年仲春亥日,在先农坛举行,其程序和仪式相当复杂的。
“耤田礼”开始的前一个月,礼部就得着手筹备计划。在确定了“耤田礼”的日期后,还得拟定参加“耤田礼”的官员名单。
举行“耤田礼”的前两天,帝王和大臣们都必须斋戒。“耤田礼”前一天,皇上要亲自审阅祭祀所用的祝文,查看当日播种的谷物种子以及农具。查验完毕后,再由太常寺官和顺天府尹,亲自将“耤田礼”所需器具护送到先农坛。
(神农坛祭祀)
耤田仪式开始时,皇帝要沐浴更衣。到先农神坛前祭拜先农,然后换下龙袍,站在一亩三分地里,面南站立。礼部尚书跪请皇帝亲耕,户部尚书跪奉农具,顺天府尹跪奉鞭子。皇上须右手扶耒,左手执鞭,前面有两个老农牵牛,顺天府尹负责抱着储藏种子的木箱,礼部尚书则负责播撒种子。
照此程序,皇上需在一亩三分地的中间部分,完成三次往返,然后依次序由大臣们完成剩下部分的从耕。此时皇上则登上观耕台,亲自督促官员完成相关仪式。直到礼部尚书宣布“耤田礼完毕”,皇上才能起驾回宫。
为了保证隆重的“耤田礼”顺利进行,大臣和帝王都不敢怠慢,除了事前周密筹划,详尽方案外,有时还得在事前举行排练活动。
例如,清朝的康熙帝,就专门在丰泽园内开辟了一块“演耕地”,在“耤田礼”到来之前,抽空到“演耕地”里排练数次。
(康熙剧照)
当然,在举行“耤田礼”的时候,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插曲。
雍正帝在扶犁亲耕的时候,就让一头牛差点把仪式搅黄了。本来参与“耤田礼”的耕牛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性情温顺的。但也许是现场人数太多,也许是牛脾气上来了,任由雍正如何挥鞭驱赶,这头耕牛就是原地不动,罢工了。
这下可累坏了众侍卫和太监们,他们不得不生拉硬拽地驱赶着牛,才勉强让雍正帝完成了三次往返的仪式。最终,雍正帝龙颜大怒,下旨将负责调教耕牛的官员削职罢官,交刑部议罪。
传说康熙帝在微服私访时,曾路过一处农家,主人见他们器宇轩昂,穿着华丽,就询问道:“客官定是富贵人家,想必家里田地不少吧?”
康熙微微一笑,回答说:“我家只有一亩三分地。”
由此,“一亩三分地”便演绎至今,其意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个人专属利益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史记》《清史稿》)
“抱瓮灌畦”是什么意思
“抱瓮灌畦”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后用于讽喻安于拙劣、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
出自《庄子·天地篇》: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意思是: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边,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
“抱瓮灌畦”,意思是说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地,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后用于讽喻安于拙劣、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出自《庄子·天地篇》所说的子贡和汉阴丈人的故事。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中比较有名的一个,春秋时卫国人,据说很有口才,曾经做过卫国和鲁国的国相,访问过许多诸侯国家。至于“丈人”,是古时对老头的通称,所谓“汉阴丈人”,就是“汉阴地方的一个老头”之意。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子贡访问南方的楚国,回来时又准备到晋国去,经过靠近汉水南岸的一个地方,见一老头儿正在灌溉田地。他的灌溉方法很落后:先开好一条通到井底的坡道,然后抱着一个水瓮,一步步走到井里去,取了水,再抱到田里去浇。这样一趟一趟地来回走,费力大而功效极低。
子贡对他说:“老人家,您为什么不用汲水工具来灌溉呢?例如有一种叫做‘桔槔’(jiégāo)的,利用它来灌溉,一天能浇一百畦,又快又省力,您难道不知道吗?”老头听了,很不高兴,勉强笑道:“谁说我不知道呢!但是,我不愿意用那种玩艺儿。我这样干了快一辈子了,还不是过来了?再说,我也习惯了。”
由于这个故事,后来人们讽喻安于拙陋,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就常引用“抱瓮灌唯”,也叫“抱瓮灌圃”。生活要敢于尝试各种新事物,提高生活的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不顺应这一规律,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读书也如此,要不断扩充知识,更新头脑中的世界。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