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称皇帝为“陛下”、“皇上”分别是哪些朝代的称呼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称皇帝为“陛下”、“皇上”分别是哪些朝代的称呼以及清朝为什么不叫陛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明清皇帝用年号称呼,以前为什么不用年号称呼皇帝
反清复明斗争以及文字狱是清朝称呼明朝皇帝用年号的主要原因。
对皇帝的称呼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朝人对皇帝的称呼;另一种是皇帝死后后人对皇帝的称呼,这又分两种:一是后帝对前帝的称呼;一是后朝史家及官民对前朝皇帝的称呼。
一、当朝人对皇帝的称呼:
大臣尊称皇帝为陛下(bìxià)、帝、皇上等。秦朝时称:始皇帝等。
二、同朝后帝称呼前帝:
1、有庙号的称庙号,如汉朝:高祖;唐朝:太宗,高宗、中宗、文宗、玄宗、肃宗、文宗、昭宗等;宋朝:太祖、太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理宗等;明朝:太祖、太宗(后改为成祖)、中宗、宪宗、代宗、孝宗、神宗、熹宗、思宗等;清朝:圣祖等。
2、无庙号的称谥号,如:汉:孝文帝、孝武帝、汉献帝;隋朝:文帝,炀帝;唐朝:殇帝等。
一般情况下,唐朝、宋朝、明朝大都时兴称呼庙号;末代帝没有庙号,有谥号的则称谥号,如宋恭帝,就是谥号,宋端宗为其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元人上谥号”恭皇帝“等。
三、后朝史家对前朝皇帝的称呼:
后代史学家整理前朝历史书籍时,一般都根据前代史料的称呼而称呼之,基本不做改动。清朝人修明朝的史书《明史》,也是按照明朝的庙号称呼之。
四、后朝官民对前朝皇帝的称呼
唐宋时期,基本以史书上的称呼为准。但到了清朝时期,则把明朝皇帝的庙号称呼,统统都改换成了按年号称呼,如:洪武、永乐、宣德、嘉靖、崇祯,而且官方习惯上还不加“帝”字,而在民间称呼上则加帝字。
究其原因大概与清初”反清复明“运动及文字狱有关。
清初,张献忠的旧部转战到云南广西湖南一带,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与南明政权联合反清。其后,吴三桂、耿精忠等人也举行起义与清朝对抗。在这种形势下,清朝忌讳“明”字,因为称呼明朝皇帝时必须要带上明太祖、明英宗等,为了淡化明朝,就在官方不再称呼庙号,而改用年号称呼,将明朝的什么事情是就讲洪武时如何让如何让,宣德时如何如何,嘉靖时如何如何等等。这还是政治原因,而非是谥号越封越长,称呼起来不方便。实际上,只有清朝一代是称呼年号的。而唐朝、宋朝、明朝三个朝代都是以庙号为称呼的。
清朝三百年文字狱更是不断,康雍乾时期最甚。
庄廷鑨从明朝宰相朱国桢的后人那里,买来一部《明史》中《列朝诸臣传》稿本。朱国桢的《明史》已刊行于世,《列朝诸臣传》是未刊部分。庄廷鑨将它和自己所补的崇祯朝历史,用自己的名字刊刻。他所补的崇祯朝历史,对满人有攻击之辞。1663年,被归安知县吴之荣告发。当时庄廷鑨已死,也被刨棺焚尸,弟弟廷钺被杀;为庄书作序的李令哲和他的四个儿子也都被杀。庄廷鑨的家产全部赏给吴之荣。
南浔镇大富翁朱佑明,与吴之荣有私仇,吴之荣就嫁祸他,说庄书序中所称“旧史朱氏”是指朱佑明,其名字也使人生疑,结果朱佑明和他的五个儿子都被处决。此外,牵涉此案的官吏、书商、刻工、列名书中的人等,罢官充军、处死的有七十余人。
康熙时期,戴名世著作《南山集》,书中采用方孝标《滇黔纪闻》一书材料,其中涉及南明诸王朝的事情,并书南明桂王永历年号。结果戴名世被斩。
胡中藻著有《坚磨生诗钞》,乾隆指摘诗中“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诗中“与一世争在丑夷”、“斯文欲被蛮”等句,因有“夷”、“蛮”字样,被指责为诋骂满人。又:“虽然北风好,难用可如何?”“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南北斗中间,不能一黍阔”等诗,则扣以南北分提,别有用心之罪。结果胡中藻被杀。
徐述夔着有《一柱楼诗》,其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等句,徐述夔和儿子怀祖戮尸,孙子及校对人都处死。
著名诗人沈德潜,因其《咏黑牡丹诗》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之句,也被剖棺戮尸。
1779年,冯王孙著有《五经简咏》一书,其中有“飞龙大人见,亢悔更何年?”之语,说他想反清复明,凌迟处死,子坐死,家属发遣为奴。凡此种种。
由此可见,大概是清朝以满清而统治汉人,缺乏自信心,有意淡化汉人对明朝的印象,故以年号称呼明朝,以巩固统治地位而有意为之。
称皇帝为“陛下”、“皇上”分别是哪些朝代的称呼
陛下一般用于礼仪场合,外国使臣对君主也称陛下。皇上是臣民对皇帝比较通俗的称呼。皇上从清朝开始出现。
陛下是秦始皇硬性规定的称法。
可笑现在的历史剧都把“陛下”称为“皇上”。清朝以前是没有人敢这样称呼皇帝的。
为什么其他朝代皇帝都不叫“爷”字,只有清朝皇帝喊爷
这个问题其实有“问题”。
啥呢?并非“其他朝代皇帝都不叫爷”,只有清朝皇帝喊爷;恰恰清朝皇帝“喊爷”,很可能是沿袭自明朝的习惯。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称皇帝为“爷”(“万岁爷”),是口语和俗称;正式的称呼,是皇上或陛下。
对此,明朝末年的太监刘若愚,在所撰《酌中志》(该书是明代唯一的一部由宦官撰写、专门记载宫廷之事的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自序》里,就其对皇帝的称呼,有这样一段说明:
“按皇城中旧制,凡内臣奏事,称呼列圣,则某年号老爷;今上,则万岁爷。”他说,宫廷的规矩是:宦官凡提及皇帝,对历代先帝(即“列圣”),均以年号相称,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称“太祖老爷”,宣宗朱瞻基,称“宣庙老爷”,神宗朱翊钧,称“神庙老爷”(亦有称“太祖爷爷”“宣庙爷爷”和“神庙爷爷”的);而对“今上”,则称为“万岁爷”。
这就是明朝皇帝也“喊爷”的明证。
刘若愚为什么要在自序里做那样的说明呢?他解释道:
“若愚既已失身中涓,焉敢没其口吻?文章家必笑其俚,在史家自存其质也。”中涓就是阉人宦官,刘若愚是读书人出身,不幸做了宦官,如今写书,不敢改变宦官的“口吻”,平日怎么称呼列圣和今上的,文章里仍怎么称呼。虽然将俗俚之语(口语)入于文章,有些不雅,但这对于史家来说,却是存其“质真”的。
对此,我要给刘若愚100个赞!如果他不如实记载,我们怎么知道宦官怎么称呼皇帝呢?过去的“文章家”为了雅的需要,喜欢修饰润色,雅固雅了,却也失去了真实。我举一个例子,皇帝在日常谈话中,说到自己时,都跟普通人一样说“我如何如何”,而不会像书面写字,开口闭口“朕如何如何”。可是臣子在记录皇帝言论时,往往将俗语“我”改为“朕”,这就失其“质”了。
同样是上面的原因,外朝大臣见到皇帝,是否一如内官之例,称皇帝为“万岁爷”,不是太清楚,因为我们所见到的记录文字都经过了雅的改造。但我想,当面对着本人,与提笔写奏疏还是有很大不同,大臣(特别是想跟皇帝套近乎的大臣)见到皇帝口称“万岁爷”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然,拘谨、谨守礼法的大臣,应该还是只称“皇上”,毕竟“喊爷”在君臣名分之外,还有一个主奴的意思在内。
在明清时代的北方,人们是习惯“喊爷”的(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普通尊者、在上者都是“爷”,姓刘的是刘爷,不知名的是“这位爷”,老大是大爷,老二是二爷,作相的是相爷,当兵的是军爷,做官的是官爷、青天大老爷,等等。皇宫虽在“天门”之内,但毕竟还是在人间,民间的语言习惯很自然地会带入宫廷,那么皇帝便是“万岁爷”,东宫太子便是“小爷”,宗藩某王便是“王爷”……
清朝是由东北入关,立都北京,入乡随俗,再学习一点明朝的宫廷礼俗(何况清初宫廷的太监多接收自前明),于是“清朝皇帝喊爷”,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胡丹/皇帝不称朕)
在清朝末年,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时是如何称呼自己的
这个问题老朽知道些,可以试着回答下。其实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心态是有变化的,所以具体在条约内的自称也是有细节改变。在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时,道光皇帝并没有从家天下的思路中走出来,所以条约主体是两国皇帝,而不是国家。并且在条约中玩了个小小的文字游戏,自称为大清大皇帝,称对方为大英君主。换句话说,被打蒙的道光并没有从天朝上国的梦境中醒来。
而到了咸丰皇帝时期,连连被揍的咸丰大概也知道洋人不好惹了,并且开始有了国家概念,所以签订的《中法天津条约》《中俄天津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开始也叫对方君主为大皇帝,自称也变成了大清国大皇帝或者大清国皇帝。至于这个自称如何分类,要看对方打的狠不狠。
到了同治时期,因为少年天子的执政权一直在慈禧手里,所以基本很少出现皇帝字样。《中日修好条约》(这是个相对平等条约)和《中俄西北勘界条约》中都自称为大清国,也同样以国名称呼对方。
终于轮到光绪这可怜孩子了,他其实有少部分执政权,所以光绪年间签订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又恢复了同治咸丰时期大清国大皇帝的自称。只是对于别国也都的叫全人家国名且称呼为大皇帝,比如《马关条约》中就得称呼对方为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了。
细看起来,这其实就是一步步被人打颓的过程,从道光藏点不服的小心思,到咸丰必须对等对待的无奈,再到同治遮遮掩掩的避讳,最后到光绪必须得使用敬称的悲哀。这是皇帝们春秋大梦逐渐醒来的过程,也是百姓们流离失所逐渐愤怒的过程。但愿《满洲里界约》永远是我们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称皇帝为“陛下”、“皇上”分别是哪些朝代的称呼和清朝为什么不叫陛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