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为何不受皇帝重用,以及辛弃疾为什么不被重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辛弃疾被贬多少年
20年。
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时任南宋宰相韩侂胄提议北伐,辛弃疾等武将再次得到了重用,并担任浙江安抚使,但第二年就被弹劾罢官。
在辛弃疾回归南宋的40多年时间里,先后被朝堂的大臣弹劾了六次,赋闲在家的时间长达20年。每次都是发生什么重大事件的时候,朝廷才会起用辛弃疾,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将他闲置在家,这当然也符合南宋时期“重文轻武”的风格。
辛弃疾为何被称为是“大宋第一古惑仔”
您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这一代人对古惑仔的印象都来源于郑伊健,陈小春的电影《古惑仔》,浩南哥,山鸡哥放荡不羁,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义气形象,,让我们很难想象辛弃疾会被当选“大宋古惑仔”,而且还是第一古惑仔。我们所熟知辛弃疾是词写的好,耳熟能详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就是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武能仗剑万军丛中取敌军首级,并且他还发表过很多的政治论文,文武全才,满腔热血。辛弃疾22岁的时候,金国南下攻宋,而从小就对戎马生活征战沙场非常向往的辛弃疾,振臂一呼,召集了数千人就准备上战场杀金人,辛弃疾嫉恶如仇这一点是电影上古惑仔的标配,辛弃疾性格刚猎,一言不合就是干,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含糊,而之前就有岳飞一直嚷嚷着要迎接回来徽钦二帝,,让宋高宗十分的不满,而这个辛弃疾也不识眼色,一直说什么收取关山五十州,坚持北伐,所以宋高宗只让他担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壮志未酬,官场失意的辛弃疾,抛剑拿笔,却在文坛上有了一番的新的作为,别人不敢说的事他敢说,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而辛弃疾的民族气节也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而后人对他这“大宋第一古惑仔”的封号,可能也是对其一生不得志,满腔热血无处洒善意的安慰吧,面对着朝廷的步步退让,立志报国却无力回天的辛弃疾只能卸甲抛剑,用狼毫润墨将眼前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热血……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毛主席评点过的几部《词综》,其中辛弃疾的词也是圈划量最大、次数最多的。毛主席对比苏轼,辛弃疾的词时这样说过;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的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弃疾的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为何不受皇帝重用
中国文学史有个奇怪的现象,当诗人春风得意时很少有佳作出现,但仕途不顺生活潦倒时却常有千古名作留世,比如唐代的李白、杜甫、李贺皆是如此,而宋代也有一位大词人一生命运坎坷郁郁不得志,中青年时期多次科举落第,及至暮年才因恩科登进士榜,这位词人就是柳永。
柳永屡次不及第肯定不是因为他的智商问题,实际上柳永是一个天才,他在十四岁就创作了名诗《题中峰寺》,其诗如下: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已经很成熟了,很难想象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所作。但是天才少年往往心性不定,柳永十八岁时本来想由钱塘入杭州赴京应试,但到了繁华的烟花之地杭州,柳永就迈不开步子了,原来这个花花世界这么好玩,他开始了眠花宿柳听歌买笑的浪荡子生涯,在杭州苏州扬州一带足足玩够了六年后才进入汴京参加礼部考试。
柳永,对自己的才华还是相当自信的,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实际上他这次科举考试应该也是发挥得也不错,但据说宋真宗认为其文“属辞浮糜”,所以柳永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科举初试失败对柳永打击很大,诗人是情绪化的爬行动物,柳永更是爬得最快的那只,他经常一言不合就填词,经受此次挫折,内心满满的愤慨,几乎无需酝酿就变成了千古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其词如下: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如此作死,宋真宗当然不喜欢,很不喜欢,于是又再次给柳永小鞋穿,柳永在宋真宗时期一共参加了三次科举,都以落第告终,据说有一次宋真宗特意让柳永落榜,说道:“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柳永(这个时候还用名柳三变)也是个奇葩,他居然由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天圣二年(1024年),不喜欢柳三变的宋真宗终于去世了,宋仁宗还未亲政,柳永又参加了第四次科举,但不知为何,还是再次落第,此次打击后,柳三变愤而离开京师,郁闷的心情加上与京师的情人要分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应景而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三变此次离开京师后,心灰意冷,正式以填词为生,成为宋代少见的专业词人,其词名日隆,而天下咏之,当时年纪尚小的宋仁宗颇好柳永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
柳三变听说仁宗皇帝居然喜欢自己的词后,想做官的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为此他还专业填了一首献媚的词作《醉蓬莱·渐亭皋叶下》歌颂皇帝,希望借此引起小皇帝的关注,其词如下: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但此时仁宗年纪虽小,却也不是愚蠢之人,他读了这首词后,觉得柳永是有意为之,自是不复歌其词矣。
后来柳三变终于明白原来一切都是自己在作死,于是改名为柳永,终于在第五次参加宋仁宗亲政特开的恩科才登上进士榜,得以授睦州团练推官。
柳永的故事讲完了,如您喜欢,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辛弃疾在中国词史上能不能排进前五
爱国诗人辛弃疾
(一)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北中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爱国精神给他以深刻的现实教育。青年时期的辛弃疾就在山东参加了抗金的农民起义。南归后在政治、军事上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实行许多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在《美芹十论》和《九议》中,主张积极准备力量,利用敌人弱点以图反攻复国,反对因循苟且的投降路线,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计划。辛弃疾是带着北方人民廹切要求恢复的期望南来的,他的政治主张和南宋当权的主和派尖锐对立,因而不断遭受打击。他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满腔悲愤写入词中,成为宋代杰出的爱国词人。
辛弃疾四十岁以后的生活主要在信州、铅山田园山水间度过的,虽也曾几度被起用,但为时都不久。在晚年的隐居生活中,他依然关心国事,不忘人民疾苦。同时,受排挤遭闲置的处境,又使他悲愤不平。这在他的词里都有明显的表现。
(二)辛词的思想内容
爱国思想是辛词的主要内容。作者在词中指斥了统治集团的昏庸懦弱,表现了对南宋偏安局面的愤慨、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民族敌人的仇恨,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卜算子)“千古李将军”等。作者一贯以为国雪耻为己任,往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仰慕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他又经常在和朋友赠答的作品中以英雄事业互相勉励,如(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等。此外,许多表达壮志末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词章,也同样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淳熙己亥……》等。在这些词里充满着作者因民族蒙受耻辱而产生的悲痛。当他写到抗敌救国时,又总是满怀信心,表现出永不枯谒的战斗意志,如(破陣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贺新郎)《同甫见和,再用韵答之》等。这种表现爱国主题的作品正是当时民族危难中的时代呼声。
在辛弃疾丰富多采的词中,还有一些描绘农村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写了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悦,如(清平乐)《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等,也都蕴蓄着作者的牢骚愤懑、和对污浊现实的憎恶。但辛弃疾的部分作品中也含有消极颓废的成分,它是封建社会有抱负有作为的志士在饱受打击之后的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
辛弃疾创造性地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派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成就,进一步突破晚唐五代词家所形成的传统题材和手法的限制,融汇了各种文学体制的优点,熟练地运用词的形式抒写怀抱,议论时事,记叙各种生活和描写多样的自然景物。辛词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抗敌斗争的生活经历、爱国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是他的浪漫主义产生的土壤。他热爱祖国的思想和对丑恶现实的愤慨,使他的浪漫主义作品带有高度的现实性。辛弃疾善于运用幻想、夸张和拟人化等手法,构成丰富多采的形象,展现出一种玫丽、奇特的境界。他的词所构成的形象总是那样雄奇壮美、活跃奔腾和个性鲜明。作者的自我形象在词里极其突出,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悲愤抑郁,也突出了他的热爱祖国、关坏人民的耿介倔强的性格。由于作者把主观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融合到客观景物上,因之他写的山鸟山花、一丘一壑也总是热情洋溢、生气勃勃的。辛词常常采用托古喻今的方式、宛转曲折的比兴手法,这继承了《离骚》香草美人的传统,同时也为当时的黒暗政治环境所决定。辛弃疾具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他广泛地、巧妙地运用了历史故事和前人诗文,甚至引用经史成语也如从己出,又善于吸取当时的口语入词。但辛词部分作品由于用典和议论过多,也有生硬粗率和晦涩艰深的缺点。
幸弃疾不但是当时词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一直影响到清代词人陈维崧等。
(四)辛派词人
辛弃疾词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影响了其他作家,发展了苏轼以来豪放词派的传统,形成南宋的爱国词派。
与辛弃疾同时的词人有陈亮、刘过和韩元吉等。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抒发了积极的政治态度和爱国热情。刘过的(西江月)“堂上谋臣尊徂”表达恢复故国的豪性壮志,充满胜利信心。韩元吉的(水调歌头)《雨花台》抒发了对中原不能恢复的愤慨。语气雄壮、格调豪放是这些词人的共同特色。
比辛弃疾稍晚的作家有刘克庄、岳珂和陈经国等。刘克庄努力学习辛弃疾的词。他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表示对苟且偷安的人们的鄙视和斥责。岳珂的(祝英台近)表现了对故国江山的怀念。陈经国的(沁园春)《丁酉岁感事》表达了壮志不遂的痛苦,也都具有辛词慷慨悲壮的风格。
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南宋时期爱国词派的优秀代表,对当时和后来产生深远影响。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为何不受皇帝重用和辛弃疾为什么不被重用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