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新课标数学十大核心素养包括哪些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新课标数学十大核心素养包括哪些以及数学素养课题专家建议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数学核心素养该怎么培养,有好的地方推荐不
感谢邀请。简单说说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所谓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基于学科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思维品质与能力,是数学素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核心素养并未有明确的定义,简单来说,所谓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数学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意识?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48÷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48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2.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低学段教学的重点。其实学生入学前就已经知道了不少数,但那只是他们凭生活经验认识的数,对数他们只是有一种非常肤浅的表层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成人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数,在孩子的脑子中逐渐丰富起来,富有数的内涵。
3.经历符号化过程,培养符号意识。学生在生活中能接触到很多像停车标志、奥运五环标志等用符号表示的情境,所以有一定的符号经验。
老师在教学中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先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教室里的座位这一具体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通过交流,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来表示位置的需求。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圆圈图、网络图这种平面图,并让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具体事物——个性化地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化表示的学习过程,体会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以及数学符号的简洁与实用,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4.实践操作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培养空间观念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利用学生已有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生活经验,先确定东方,再来认识其他三个方向。这样就把教学视野拓展到了生活空间,利用生活原型来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培养统计观念统计观念的培养仅靠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必须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现代公共媒体已经大量使用统计图来表示信息,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重要的数学素养。因此,进行统计教学时,应将学习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表、会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推理上,而不是放在制作统计图表上。例如,一位同学调查了自己班上的5位男同学,其中有4位同学喜欢打篮球,便得出结论他班80%的同学喜欢打篮球。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数据来源、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学生对统计数据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6.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例如:我朋友问我:在超市买东西时,你会不会看同一产品不同的包装的价格,然后比较一下哪个便宜再买?其实,我们学知识为了什么?不就是用吗?学了不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学它干什么。比如,同样是光明纯鲜牛奶:大包装1000ml,8元/桶;小包装220ml,2元/盒。通过计算1000÷8=1250(ml/元)220÷2=110(ml/元)可以知道,同样1元钱,可以多喝15ml牛奶,如果家庭人口比较多,当然选择大包装合算。
什么是数学应用意识呢?数学应用意识是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心理倾向,主动尝试用数学知识、方法、策略、思想去思考和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这些数学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什么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以前我分析过数学的根本本质是逻辑和规则,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孩子按步骤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什么是按步骤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呢?原因如下:
一、解决数学问题,最根本的能力是步骤、先后意识的培养
一道数学题目,有条件,有要求,其核心是数学内在的逻辑,而用这种逻辑来解决问题不是直接解决,而是依据一定的先后逻辑关系来进行的。因此,解决数学问题最重要的是梳理数学逻辑关系的步骤顺序。
在实际辅导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孩子解决问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基础点没有点明,孩子也不会清楚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比如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孩子画了一个五层楼的图,标明张三在4楼,但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是4楼,问题是李四住在张三下方,隔了两层楼,问李四住几楼。
孩子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因为对数字概念的标注不清晰,孩子就看不到具体的数字,因此孩子看着题目想半天想不出结果来。我看到这种情况在奇怪,辅导半天,临时想到一个办法,把1楼标注出来,然后孩子就能快速地将其他楼层也标注出来,很快就能得出最后的结果。
这个事情结束后,我就奇怪一件事情,为什么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卡壳,无法解决这么简单的问题呢?任何一个家长看到这样的题目也是能快速明白怎么做,可是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因为一眼就能看出答案,解决问题用到的是成人的思维模式快速解决。但是孩子的思维不是的,他们无法理解哪怕非常简单的一步,那个标上起始数字1的动作孩子没有做,就是不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经过这个事情之后,我就尝试着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每个题目的基本解题过程,重视数学解题的步骤。对孩子的数学,我总结了几个步骤:
1、画图。利用各种图形,将题目中的条件关系分析清楚,明明白白地相关条件用图形表现出来。
2、根据画图,分析出题目解题的数学关系式。画出的图,我们可以看到图形之间有并列组合,也有包含等关系存在,然后进行加减关系的梳理,列出数学关系式。
3、将数字代入到数学关系式里,并进行计算。
4、检查验证题目是否解答正确。
后面就严格要求孩子按步骤来进行解答题目,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对数学的解题步骤有了深刻的意识。解答正确就是因为步骤正确,解答错误,往往都是在某个细小的环节和步骤上出错了。
二、按步骤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日常生活的必备能力
我们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都是一模一样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孩子用电饭煲煮饭。煮饭也是第一步淘米、加水、放电饭煲里按煮饭按钮、等待时间饭煮好。这个过程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饭就煮不好,就会出现差错。
所以,我们可以清晰地明白,生活中哪怕是小小的一件事情都是需要有步骤地进行,需要按先后顺序的基本逻辑来进行的。因此,我们的数学与日常的生活在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在引导孩子做事的时候,都是告诉孩子要用心做事,按步骤地先后进行。
结束语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有逻辑、有联系,我们在解决问题一定是按步骤先后地进行,所以我认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按步骤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老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
是身体素质吗?让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对调吧,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首先,数学老师的身体素质会极大提升;其次,体育老师罚我们做俯卧撑再也不会数错数;最后,人家都说我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好像好厉害的样子哦!
新课标数学十大核心素养包括哪些
数学的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又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符号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可以同时从两方面进行:
1.结合数学内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符号;
2.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
三、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
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四、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与培养
数据分析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以说,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数据分析观念是人对数据统计活动的体会与理解,是自觉应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数据分析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发展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可采用的方法:
1.组织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信息的意识,读懂统计图表,并能与同伴交流。
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选好题目;
2.明确活动目标;
3.强调自主性与交流的要求;
4.总结与评价。
六、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
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
新课标数学十大核心素养包括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数学素养课题专家建议、新课标数学十大核心素养包括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