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满族八旗来历与发展和清代八旗冷知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满族八旗来历与发展以及清代八旗冷知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清朝时期的八旗是什么意思是怎样区分的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于1615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八旗中的最高领导人是旗主。早年每旗都有各自的旗主,后来随着皇权的扩大,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都划归皇帝亲自统领,因此,八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上三旗是皇帝的亲兵,下五旗则由各自的旗主掌管。
清朝初期,旗主的权力很大,国家的小事皇帝可以直接做主,但遇到大事就必须要和几位旗主一同商议。后来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旗主的权力基本都被削光,所以到了清朝中后期,就没有什么旗主的说法了。
八旗旗主的下一级是参领(正三品)。八旗满洲和八旗汉军每旗之下均有五个参领,八旗蒙古每旗之下只有两个参领。
参领的下一级是佐领(正四品)。佐领在满语中称为牛录章京,也就是牛录领导人的意思。牛录是八旗的最基本建制,最初一个牛录为300人,到了嘉庆年间改为了150人。佐领在战时为领兵官,平时为行政官,掌管所属牛录的户口、田宅、兵籍、诉讼诸事。
大体上,每一旗的结构就如上面所述,由上至下依次为:旗主、参领、佐领和旗下兵丁。
许多人下意识的会认为,在八旗之中,肯定是上三旗中的正黄旗地位最高。不过,实际上八旗中排名第一的却是镶黄旗。因为早在清朝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镶黄旗的旗主,所以镶黄旗也被称为头旗,并在此后一直保持了八旗之首的地位。
八旗虽然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但对于普通旗人来说,待遇相差不大。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皇帝挑选宫廷侍卫以上三旗子弟为主,兼收下五旗子弟。
不过,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包衣,差别却非常大。包衣也称包衣奴才,是专门为皇室和宗室王公提供服务的人,相当于家庭佣人的角色,地位比普通旗人要低很多。
上三旗包衣为皇室提供服务,因此就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在整个清朝,有不少上三旗包衣出身后来成为封疆大吏的例子。而下五旗包衣隶属于王公,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层不可逾越的“天花板”,所以地位很难有大的变化。
满族八旗来历与发展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
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
八旗组织结构
清朝的八旗分为正红旗,镶红旗,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镶篮旗,正白旗,镶白旗。
八旗地盘划分
一、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兵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满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二、镶黄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是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称东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三、正白旗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而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旗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四、镶白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于分统,清末时的规模是84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五、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邻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洁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又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六、镶蓝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质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佐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
七、正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也是正红旗人。
八、镶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请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关于本次满族八旗来历与发展和清代八旗冷知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