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苏轼十二个冷知识,以及历史冷知识苏轼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谁的父亲仰慕苏轼给儿子取名慕苏
李慕苏:生父李仲宁仰慕苏轼,遂给独子起名“慕苏”。
慕苏,祖籍江州。母亲早逝,父李仲宁,石刻为生,父子相依为命。
李仲宁刻工闻名,得黄庭坚“琢玉坊”匾额相赠。
元祐党人一案中因不肯刻碑而被蔡京下狱,遭受严刑拷打却铁骨铮铮不肯屈从,后被自在门掌门叶哀禅救出,但已回天乏术,临终托孤给叶哀禅。
苏轼的人生目标
苏轼所提出的“笃行高志”的命题,集中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理想。
所谓“笃行高志”,指的是苏轼“刚正嫉恶、遇事敢言”、“锐于报国、拙于谋生”和为官一任、惠民一方的高尚人格节操。具体而言,苏轼诗中所塑造的“高人”、“高士”形象,就是其人生理想的诗化表现。
苏轼在接弃世俗羁绊的同时,总是与倾慕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从洁净、无私、取之不竭的大自然中寻找人生真义的理想联系着。
苏轼年代距今多少年
苏轼出生于1037年1月8日,在1101年8月24日去世。距今914年。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孟浩然和苏轼的文学常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十二个冷知识和历史冷知识苏轼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