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关于气象节的冷知识,以及关于气象的节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各成员国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到气象部门在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支持气象组织的活动,推动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花和草,气象的节日有象征物,主要是花和草。如二月十五花朝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
每年的2月10日
国际气象节的发起人是法国人,在1991年2月10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叫依西·雷莫里诺(Issy-Les-Moulineaux)的地方举办了第一个国际气象节.
国际气象节的发起人是法国人,在1991年2月10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叫依西·雷莫里诺(Issy-Les-Moulineaux)的地方举办了第一个国际气象节,当时有16个国家的25个电视台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气象专家,从参加气象节的电视台中,评出优秀的气象节目、气象小姐和气象先生。
到了2000年时,就已经有65个国家的130个电视台参加国际气象节了。我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当时的天气预报只有“全国风向不定、天气多变、可能有雨”等既模糊又简单的内容。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报了我国第一次的电视天气预报。现在大家看到的天气预报已经运用了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不仅有一两天的短期预测,还有跨季度、跨年度的长期气候预测,和即时系统预报。
气象信息
现代的气象业务,基本上分为四大块。研究人员通过分布很密集的一些台站、站网和卫星,把资料收集到后再进行观测、传输、再加工后进行服务。所以当大家在享受气象服务预报的时候,其实已经经历了四个过程。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方式,已经由过去被动的收听收看转变到主动的根据个人需要来定制天气预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现在您只要透过上网或者打电话,经过网上付费或者直接到气象台交纳一定的咨询费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预约特定的气象预报服务。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花钱提前预定天气预报,以避免由于天气变化造成的麻烦和损失。于是,一些专门提供天气预报的气象经济人和气象预报公司随之产生,有人把这种新兴的行业叫做“气象经济”。
说到气象经济,有人说这是老天爷赏赐的钱。而最早的天气预报就是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傍晚天空红,水手乐无穷”。意思都是,如果傍晚出现晚霞,那么第二天就会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杜甫的“布谷催春种”,是说布谷鸟叫以后一般不会有强冷空气影响了,农民可以播种了。还有“月亮长毛要下雨”,也就是月亮周围有一圈雾,那么就要下雨了。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人们关心的不仅限于天气的客观状况,更注重这种天气状况可能带来怎样的主观感觉以及健康上的指导。于是,特种气象预报服务出现了。在这项服务中,包括了气象的客观情况以及与生活、健康密切联系的主观感觉等多项内容,其中与健康有关的预报项目又称为医疗气象预报。
医疗气象预报在国内尚属于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里有开展,预报的疾病也只有呼吸道感染、哮喘、脑溢血、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等七种。
关于关于气象节的冷知识,关于气象的节日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