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科知识网

31百科知识网

执笔作诗,在浮躁时代中体会唐风宋雅

大家好,关于诗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考诗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古人写诗词或文章,各种典故能信手拈来
  2. 诗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3. 唐诗为什么那么兴盛
  4. 古人有十年寒窗苦读的说法,为什么现在普遍需要接受16年教育

为什么古人写诗词或文章,各种典故能信手拈来

因为古人熟读“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所以古人写文章??用典故信手拈来。

诗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当夜幕降临——

人们拉下窗户,熄灭床头灯,蜷身躺在床上,从被子里露出小半张脸和晶晶亮的眼神。窗外混浊的空气,拥堵的交通,汹涌的人潮,便也一同与喧嚣的白日做了断绝。

这时候,我们是否静下心来细想过自己的生活呢?

我们是否为工作的压力而疲惫焦虑;是否为情感的疏离而感到辛苦甚至流泪。

面对久违的怦然心动时,我们万般千绪如鲠在喉,却再无法言说一二。

我们是不是愈发地感到自己正在被庞大的孤寂笼罩着,看不清前方,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生活在现代化的快节奏之中,若只顾着沿道路加速行驶,必然会忽略两旁美的风景。

所以,我们不妨把脚步放慢,让努力挣扎向前和脆弱敏感的心看到风景,看到诗,看到美。

心智初启,轻诵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一个小时候没有读过《声律启蒙》的人,在成为一个成年人很久的时候读到这样干净、单纯、韵律悠扬的诗句时,才怅怅地发现这一小小人生缺憾。

如果在年纪幼小的时候能够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朗诵这些简单却又丰富的词句,该是多么温馨美好的时刻,或许今日的我,内心会得到更多来自美和文学的滋养。

不过,今日遇见,也不算晚。

《声律启蒙》,著者为车万育,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据称他「在谏垣二十余年,发积弊,拒请谒,当路严惮之」,是个有骨气的人。

平生所作杂著诗文不少,却以此书最为流传。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念起来声调和谐,节奏响亮。

在古代,念熟了这些句子,初步熟悉了音韵格律,会很自然地领会平仄对仗,学做对联和诗词,就容易得多了。

有朋友知道我在读这本书,私聊我说,上大学时候,有些清晨,为了练声音,就打开这本书来朗读。

读起来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孩子,有天真、单纯的喜悦。

长大后的我们再次打开这本书,或许为的不是学作诗,练朗诵,而是在繁杂疲倦庸碌的生活里给自己开辟一方天地与角落,只为休憩,只为收获字里行间天真、单纯的喜悦。

情窦初开,默记诗经

朱熹说《诗经》是颂扬后妃之德的诗,上学时候又经常默写不完一整首诗,而经常经历被罚默写支配的恐惧,所以也自然默默远离了这本古老的小书。

但还会记得收到的礼物中打开后掉下来的卡片,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一字一句浸润单纯美好的心意,绯红的脸颊,小鹿般的心跳,还有不经意间重拾的对这本古老诗集的好感。

而今耐下心来用几个夜晚翻完,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歌颂后妃之德的书,而是关于爱、关于生活的小情歌。

看惯了严肃认真的歌颂国家、歌颂美景、歌颂爱情友情战友情君臣情后宫苦情的古代诗词,再来看诗经,真的非常接地气,简直可爱死了!

《诗经》里的女人,其实就是现实中的女人,它没有后世女子那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造作与病态,诗经中的女子很欢实,很质朴。

欢实的意思是说她们身体好、有活力,质朴是因为内心单纯。

同样,《诗经》里的男人也非常情深质朴,比如那句著名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情感如此真、如此平和,比任何山盟海誓都感人。

虽然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可是如此朴素的情感依旧常念常新。

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么多的焦虑和烦恼,不都是因为没法做到“思无邪”这三个字吗?

山水不变,静看山水田园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诗有清新的味道但又囿于生活,最后因为喜爱河豚的鲜美而丢了性命,痴顽之气着实可爱。

而我更偏爱王维的诗,那种淡淡的禅味,非常有画面感。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其实读诗的时候能发现很多与我们今天生活不同的地方。

你看,这些诗调动了所有的感官,还需要配以内心细腻敏感的情感,才能体味到这些美好。

但当下生活中的我们,仿佛还在因为性别的刻板印象而抗争,男性不可以不坚强不可以太感性,而女生也不被允许有男子气。

其实我倒是蛮喜欢一句话:真正的强者都是雌雄同体。这也是我们东方的一种文化吧,圆融,和谐,平衡。

读一读山水田园诗,身未动而心已远游。

比起我们往常肤浅、疲倦的旅行方式,我想我们在度过这些美丽的诗句之后,在抵达下个处旅行目的地的时候,能够打开自己全部感官,去体味一方天地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而非匆匆出发,匆匆告别。

所以,我们不妨把脚步放慢,让努力挣扎向前和脆弱敏感的心看到风景,看到诗,看到美。

繁华落寂,方懂宋诗

人人都知宋词,但宋诗不理会那种风头,自顾自的幽游人世间。

宋诗仿似一个菜市场爱好者,生机盎然的烟火气,买与卖的人,身着颜色热情到纯粹的衣衫,悦耳的拖着长长的尾音,如同歌声一般,嘈杂市场空气中游荡着时有时无香料的轻微刺激......

不理尘世嘈杂,历尽繁华。

唐庚有一首很幽静的诗:

雨在时时黑,

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

湖尽得孤亭。

一切如此简单洗练。

走过人生中看山不是山的过程,有一天峰回路转,山水依旧,不曾改变过。

宋诗是境界,也是哲学。

读诗不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修身、立德。

人的一生,说白了,不单纯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活得美。能够感知天地的大气磅礴,才能使我们有敬畏之心,才使得我们的生命有所提升。

诗,就是我们的生活

一次去友人家,租的房子,简洁干净而已。

沙发的一角,平铺着正看的博尔赫斯全集,对着沙发的客厅墙上,贴着两排字条。工工整整抄写的诗,好好的贴在墙上。这是现实的诗和远方,在有心人的日常。

最好,人活得像一棵树,有深深的根系在土壤,但思念着远方鸟儿天籁的歌唱。

古人就告诉我们:诗不是我们生活之外的艺术,诗也不是用来背的,关键是看它能否与我们的生命音声相和。

其实,诗就是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书写安逸恬淡的生活,还是纪录温情细腻感情,这些文字无一不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新洗练。

即使隔了千年时光,重拾这些诗句,读起来依旧朗朗上口,毫无理解障碍,而且所传达的诗意也让人倍觉治愈,不由地感叹岁月静好。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策划出品“最美古诗词”系列读本,给你眼耳身意的深度美感和宁静馨甜的文字梦境。

配以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等国画大师泼墨山水画作,图文镶嵌,最诗意。

民谣歌手程璧等倾情朗读,音乐大师A.J.ALEX与YanOne配乐,最动听。

生活如此,还好我们有画、有诗、有远方……

唐诗为什么那么兴盛

唐代诗歌,群星璀璨,佳作荟萃,成为中华文化中让世人惊艳的瑰宝。唐诗之所以如此浩然兴盛,华章锦绣,首先,从社会原因来看:

一是国力强盛。繁荣的经济,开明的政治,拓展的疆域,给唐朝诗歌的茁壮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是制度崇尚。科举和吏部考试,基本要求就是会写诗;选拔人才的荐举也是以诗为主作度量;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全民“嗨歌”,给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国运跌宕。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像过山车一样的剧烈变化,给诗人们提供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和无尽的创作灵感。

四是文化传承。我国古代诗歌从《诗经》、《楚辞》、《汉乐府》、《汉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无论在格律形式还是情感表达上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唐诗对此进行了传承发展。

其次,从唐代诗人们的个人背景来看,他们有的出身豪门,日渐式微;有的仕途坎坷,命运多舛;有的胸怀大志,壮志难酬;有的空有才能,无法施展。他们往往或从军征战,策马边塞;或身处官场,沉浮宦海;或浪迹天涯,穷游山河;或归隐山林,醉心田园;或体察民情,忧国忧民等。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借诗歌触景生情、记录感悟、抒发胸臆、释放情怀。同时,写诗也是他们挤身官场,进入上流社会的重要通道。而且他们大都喜欢交友纵酒,结伴相行,竞诗切磋,形成了广泛的朋友圈。这些都是唐诗兴盛的原因。

古人有十年寒窗苦读的说法,为什么现在普遍需要接受16年教育

一、十年寒窗苦读,十是个虚数,充分非必要

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不是的,一切取决于个人的冲劲和韧劲,即鉴别力和持久力。

王勃6岁做文章,曹冲8岁能称象,甘罗12岁做宰相,唐伯虎三笑点秋香。貌似这些人不用10年,有的甚至不到10岁。

有些就不行,或是聪明自误,或是开慧较迟,或是沧海遗珠。伤仲永,貌似小时候也聪明,可惜“反误了卿卿性命”;范进看了好几个10年,中举就像老来得子一样迟又迟;名落孙山那哥们,估计也不是不聪明,奈何“明代暂遗贤”,只好与柳才人一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二、古代四书五经,不崇文必尚武,单是文,十年未必够

古代读书都是很奢侈的事,教育被统治阶级把持。进公立的国子监、塾社庠馆得有人推荐和担保,根正苗红且交的起束脩,真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

贵族阶层没落,庶族地主渐兴。

经过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科举诞生,平民有了出头之日,读书的士子阶层越来越大。

(一)唐朝

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2科是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分别是推荐的和层层考的。推荐的有门有路子自然容易,层层晋级的得熬灯拔蜡,有年头。进士科及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二)明清

明清的科举主要分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三年考一次,应试者为秀才,考中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乡试后次年三月在礼部举行,应试者为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又叫“廷试”,贡士参考,皇帝亲自考核,考中称“进士”,第一二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

光考试就得四年,何况复习时间。

三、现如今价值多元,出路多样,学习也注重全面发展,十六年很合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北大毕业的卖猪肉不丢人,没读过大学的出人头地不稀奇。读书不一定非得在象牙塔里,学知识也可以在社会大学中。

但毕竟那样另类的占比例很少,没听说过大片规模的北大学子去卖肉,也没听闻成百上千的白丁坐人上人。

平常人还是得经历正规的学校教育,毕竟选拔的时候,看的是同一套毕业证书,在同样的评价体系下量才取用。

学校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兼顾,到了高中文理分科,也鼓励文艺体。进了大学,百花齐放,各显神通。6+3+3+4,个人感觉挺合理,就这还有许多复读的呢。

四、现下的政策还可以,在复杂国情人口众多的前提下,已经兼顾了大多数,保证了基本公平公正

虽然时有听说替考、替学,不时有加分、加塞,但那毕竟是少数。每年几百万考生,出那么几个,概率已经很低了。

而且,现今国家也在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我们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拿来照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前进的道路上,难免磕磕碰碰,咬着牙走下去,我们这些改革中的探路者和实验用的小白鼠,才没有白白牺牲。

ps:图片来自网络,敬谢,侵权联刪。

关于本次诗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和为什么考诗赋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2017上海书展 学林出版社好书推荐

标签:# 无用# 我的# 还要# 年代#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