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红蜡烛哪个朝代发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恩典后来为什么不红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红蜡烛哪个朝代发明
蜡烛是汉魏时期发明的;
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古人每逢这节日,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称“寒食”。
2.御柳:御苑中的杨柳。
3.“日暮”两句:据说汉时寒食禁火,朝廷特赐侯家蜡烛。“传”,挨家传赐。“五侯”,一说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另一说指东汉桓帝时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
4.斜:读(xiá),与“花”“家”押韵。[简析]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
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
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为什么感觉2月14日这个西方的情人节没有以前那么火了
民众更理性了!
不仅2月14日的情人节,其他西方洋节也没有过去那么火了。这其中的原因虽然十分复杂,但是有一点十分明确,中国民众看清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嘴脸”。
在新冠疫情以前,在某些公知的曲意鼓吹下,不少人都以为西方的如何如何,甚至以为美国真的“月亮圆”、“空气甜”,放的屁也是“香”的。疫情一出现,立马把他们揭了个底朝天。根本不顾及广大百姓的死活,一点也没有人民至上、生命为重的理念,只顾小集团的利益。他们那里也有“月亮不圆”、“空气不甜”,放的屁也是难闻的。
由于看清了西方的,尤其是美国的嘴脸,民众也就不再关注西方洋节,转向注重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这是理性的回归,也是理性的选择。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冠疫情帮助国内民众清醒和理智了。
万叶的池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万叶卡池上线时间:2022年7月13日11:00。枫原万叶复刻时间是2.8版本的上半池,具体的是2022年7月13日-8月2日,枫原万叶会上到UP池,陪跑的四星角色有鹿野院平藏、凝光和托马。
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为何还要大开杀戒
韦昌辉之所以要在诛杀杨秀清后扩大屠杀规模,并非仅仅只是韦昌辉个人复仇。这个祸根,早在永安建制时,就已经埋下。
太平天国的诸王都是实授王永安建制时,洪秀全一口气封了五个王。这五个王,都是实授王。他们都可以开府,都有自己的官僚系统、私人军队。
历史上,唐朝的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天策府的将领们和秦王说,你要么采取行动,要么放我们回家。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秦王被太子击败,他们都很可能被杀。
如果李世民在权利斗争中被谋害,天策府的这些将领会不会考虑被秦王报仇?因为,这些府将、府兵,一旦老大失败,他们都极有可能会遭到牵连。像魏征这种依然被忠用的,都可以成为千古佳话了!
显然,成为千古佳话的概率是很低的。
韦昌辉后来敢带3000部队攻打天王府,而这3000人也居然听令而行,可见,这些府兵,忠诚的是北王这样的主子,而不是天王。
因此,在杀害杨秀清之后,继续除掉一些东王死党,并非仅仅“因为私人恩怨”。
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京事变”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即使这些王格局大一些,也会在形势更好的时候进入内讧模式。
相比之下,在同时代清朝发生的辛酉政变中,慈禧等人夺权过程中,仅仅只诛杀了3人,其他人或流放,或不追究。这就是因为,大清的王爷,都是虚职,他们手下的人,都是大清的臣子,而非某王府的臣子。因此,在雷霆手段完成夺权后,可以“余皆不问”。
但对手是“实授王”时,胜利方恐怕就很难这么从容了。即使英明大气如秦王李世民,也长时间受到“太子余党”的困扰。
只要翻开历史书,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实授王”都会酿成祸害。
汉朝的韩信、英布;清朝的三藩,这些拥有实际权利(或较高威望)的王,无一有好下场。即使是同姓王,也都常常是动乱的源点,如汉“七国之乱”、晋“八王之乱”、明“靖难之役”等等。
古往今来,拥有实权的异姓王,多没有善终。他们几乎不可能与天子长期保持互信。从这个角度看,即使天王、东王、北王等人拥有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素养,太平天国诸王的内讧,也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东王府的规模巨大由于天王长期不理朝政,东王府几乎成了事实上的权力中心。
《贼情汇纂》详细记载了东王府的人员规模。其中,有几个关键信息:东王府,自己就设立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掌管事务。这些人员中,职同检点的141人;职同指挥2人;职同将军3414人!
换而言之,如果韦昌辉本着“斩草除根”的心态来杀人,东王府下面光将军以上就有3557人!牵连下去的下级军官、士兵,难以估算。
被血腥屠杀的,几乎是当时太平天国的中枢系统,此后太平天国纵然依然有名将,但再无当初的“规整”了。当时韦昌辉总共带入天京的也就3000人,人数还不如东王府的将军多!东王余党要是为东王报仇,韦昌辉被杀个100次都有可能!
这,大约就是韦昌辉心急火燎大屠杀的原因。
本应可控的局面,演变成血腥屠杀可是,即便如此,这场大屠杀也本应可以避免。或者说,本应规模小很多!
在杀害东王府两天后,天王下诏(也有说是伪诏)5000名最精锐的东王余党前往礼堂观北王、燕王受刑。这5000多人都依照规定放下武器而去。
可见,此时天王是完全有能力,有威望控制局面,从容处置“东王余党”的。
所谓“树倒猕猴散”,在这些“东王余党”中,真正愿意死心塌地为东王复仇的绝对是少数。
即使是杨辅清,后来在得到妥善对待后,也能忠心耿耿,为太平天国拼到底。何况他人呢?
而韦昌辉,当时总共带来3000多人,洪秀全如果有心制止,是绝对有能力制止的!
而洪秀全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毫无作为,任由韦昌辉扩大屠杀范围,如果不是昏庸至极,就是有意为之了!
洪秀全本应有能力早早制止,妥善处理,而不是事前不制止,事后甩锅。不管是昏庸至极还是有意为之,洪秀全的事业,也在这场不断扩大的屠杀中走向了没落。
杨韦之间的私人恩怨,应不是大屠杀的关键至于杨秀清过去对韦昌辉的侮辱、责罚,我认为应不是大屠杀的关键。
杨秀清给韦昌辉的私人恩怨,韦昌辉所恨者,应该也就是杨秀清,再扩大一点,事变第一天的“血洗东王府”应该就已经完成“雪耻”了。
而后来扩大的大屠杀,我认为主要是源自韦昌辉对“复仇”的恐惧。
正因为天王的无所作为(或有意为之),韦昌辉才在恐惧的驱使下不断扩大屠杀范围。
因此,我认为,韦昌辉在杀害杨秀清后的大屠杀,源自太平天国天生的制度缺陷,而天王在这次事件中的态度,则是推动这场大屠杀的关键。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