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如果婆婆总是爱计较,爱挑儿媳妇毛病,你是能以德报怨还是跟婆婆建立敌对关系和不建议以德报怨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儒家思想讲的是“以德报怨、以德服人”吗
- 与朋友发生矛盾,是该以德报怨还是不再联系呢,为什么
- 如果婆婆总是爱计较,爱挑儿媳妇毛病,你是能以德报怨还是跟婆婆建立敌对关系
- 怎么看待郭德纲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儒家思想讲的是“以德报怨、以德服人”吗
孔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儒家并不主张以德报怨,而是提倡用正直去报怨,如以德报怨,那用什么回报恩德呢?
与朋友发生矛盾,是该以德报怨还是不再联系呢,为什么
发生矛盾是没有沟通交流,应该等冷静下来和朋友去沟通不是不再联系,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其实什么事都有解决的办法。
如果婆婆总是爱计较,爱挑儿媳妇毛病,你是能以德报怨还是跟婆婆建立敌对关系
我做别人儿媳妇,已经走过6个年头。从一开始的相处和睦,到后来的两看相厌,再后来的幡然醒悟,一路跌跌撞撞走来,真的恨过,怨过。
为了这些事,不知生了多少闷气,做了多少心里斗争,最后发现,原本美好的生活,被我们两代女人搞的乌烟瘴气。婆婆会将气撒到老公身上;孩子们会跟我说,我想跟奶奶玩。当婆媳问题祸害到家庭的其他成员时,尤其是我在意的老公和孩子,我于心不忍。
多少个夜晚,我不断地拷问自己的内心:“我每天这样跟她争,到底是要争些什么?”
“如果以后我的女儿也这样跟她的婆家相处,我还会愿意让她结婚吗?”
“我们结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赢了某些人,还是为了让彼此的生活更好地前行?”
显然我结婚不是为了变成怨妇的,更不愿让孩子看到亲人间丑陋的争吵。不在一地鸡毛中改变,就在一地鸡毛中堕落。我要为了我自己和我在意的人去改变。
想想我坚持的家庭教育理念,想想因为这事我给孩子留下的创伤,以前横在婆媳之间的那些坎,也没有真的那么难以跨越。
毕竟婆媳之间隔着不同的年代背景,代沟必然存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会造就在一起生活中的各种摩擦;有了孩子后双方南辕北辙的育儿观念,更是导火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一击即中地破除危机。
婆婆看儿媳不顺眼,爱挑毛病,爱计较,这些都只不过是问题的表现形式。最深层的原因,我认为是:
“谁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
婆婆会留恋曾经女主人的号召力,加上经验加持,对年轻人的不放心,越发地不舍得体面退出。
孩子大了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正是独当一面,施展拳脚的时候,岂能还容得一个他人在这里抢占风头。
如果能独立在外自己组建小窝,还好,山高皇帝远,偶尔见上一面,大家呵呵呵也就过去了。如果迫于经济的原因,必须同住一屋檐下,那就来一场“成长式”的扭转。
一、真正以“大人“的姿态跟婆婆相处,不要再奢求一方面像孩子一样享受老人家的照顾,一方面又想拥有你主导的想法。这种不成熟的表现只会将你那懒惰,想占人便宜的缺点暴露无疑。
二、将内斗的精力用来孝顺老人。矛盾越积越厚,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是主观臆想的结果。太多的怨恨会蒙蔽了双眼,我们只想听到和看到我们想出来的事,对客观存在的事视而不见。放下成见,好好地孝顺老人,就当是给自己以后积福,给孩子做榜样,你会发现,心情顺畅了好多,老人家也比从前好相处得多了。
三、停止唠叨。女人都爱唠叨,自己唠叨起来特别爽,听别人唠叨特别心烦气躁。为什么总是喜欢唠叨呢?找存在感,希望被关注。主动给老人家调好她爱看的电视节目,让小孩子跟她玩上一会。她忙起来了,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唠叨这唠叨那了。
四、找个气氛好的时间,跟老人家聊聊你作为妈妈对育儿的看法。理解老人的担忧,肯定她的付出,相信老人也会对你回报支持。你的育儿观念,提前要跟老公通气,商量好,有老公的加持,得到婆婆同意的机率大很多。
其实,老人家还是很乐意看到孩子长大成人,能独当一面的。平时多孝顺老人,给老人家报个团去旅游,或者支持她们去跳跳舞,参加一些老年人活动,她们的精力就不再困在家里这一亩三分地上,唠叨少了,矛盾就少了很多。
我是家语幼学,很高兴有你,一起分享,育儿路上的喜与忧。
怎么看待郭德纲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德报怨”是一种美德。也确实是不公平的。如果当事人情愿,我们无话可说。如果当事人不情愿,我们也应该闭嘴。我们没有经历过当事人所经历的事,就没有资格对别人的处理方式指手划脚。
我有一个朋友,因计划生育,一出生便被人家抱走了,父母还收了三千元钱,但几十年后,这个朋友已经成家立业,光景还不错时,她的亲生父母找来了,要认回她。甚至要求他尽赡养老人的义务。
她没有接受,于是指责来了,不孝,无情,没人味儿,等帽子扣在了她的头上。可是从没有人一个人想过她当初在养父母家所受过的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的日子。她被抱养两年后,养母就发现怀孕了,从此,小小年纪的她,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无人照管的孤儿,饭自己吃,觉自己睡,一直到结婚,她都是孤单的,害怕的,有着浓重的不安全感。
现在她的好日子来了,却要为她的亲生父母背上沉重的负担,这对她公平吗?而她的亲生父母当初不曾养育他,有什么资格要求她“以德报怨”呢?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们,不曾受过她所受的苦,不曾有过她所经历的悲哀与难过,有什么资格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要求她以得抱怨呢?
我想,那些一味要求别人“以德报怨”的人,应该向那些“缺过德”“造过孽”的人宣扬一下,让他们以后给他人留一点出路。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那些受过伤害的人单方面的承受,单方面的付出。
面对“怨”,我觉得正确的方法是:那些做过缺德,无情之事者,也不能总是游离于道德谴责之外,利用某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们,单方面的索取。而那些受过伤,遭过难的人也应分清伤害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而不要一味沉浸在伤害之中,不必“以德报怨”,也不必“以怨报怨”。
关于如果婆婆总是爱计较,爱挑儿媳妇毛病,你是能以德报怨还是跟婆婆建立敌对关系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